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新学期第一课,694门课开讲

2025-09-09 08:21:49未来网

9月8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迎来2025年秋季新学期,694门课程全面启动,开启北青政人才培养发展的新征程。

“精准把脉”筑牢人才培养主阵地

当天上午8时,学院院长乔东亮、副院长张志斌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教学一线,检查开学第一天的教学运行、课堂秩序及教学设施使用情况,与师生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新学期教学情况。乔东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部署,紧扣首都发展人才需求,凸显职教特色、强化数字赋能、加强学风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竞争力。

思政引领与技能传授深度融合

“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现代管理学院《纳税实务》课程注重“课证融合”,将会计职称考试内容有机融入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根基。同时,诚信纳税、法治意识、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贯穿于课堂全程,着力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财税人才,积极服务经济社会新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导入,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实战任务与岗位能力无缝对接

学前教育学院《婴幼儿营养与喂养》课程中,围绕托育行业“科学喂养+食育管理”岗位核心能力,系统讲解0-3岁婴幼儿营养需求、膳食搭配及喂养实践。课堂上,通过模拟真实托育场景,重点培养学生精准评估婴幼儿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喂养方案的专业技能,突出“课岗衔接”的教学特色。

青年工作学院《民事纠纷处理实务》作为法律事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紧密对接基层法律服务所和社区法务岗位需求,依托典型民事纠纷案例,系统训练学生掌握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公证、仲裁等非诉解决方式的流程与技巧,强化其独立处理非诉讼业务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学习即实践、毕业即上岗”的职业培养目标。

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依托混合式教学与大赛实践,突出“实战导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求职技能。学生通过在模拟职场环境中锤炼就业技巧、在赛事实践中打磨创业方案,有效提升职场竞争力,为顺利就业或创业项目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技术与学习模式创新融合

“文案不仅是文字,更是连接人心的艺术。”信息传媒艺术学院《创意文案写作》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探索有效沟通的创意表达,学习与AI协同创作,唤醒“讲好故事”的专业初心。

国际学院《翻译基础(初级)》课程坚持“以译促学、学用结合”,紧扣行业热点,选取景区导览、非遗介绍、短视频脚本等真实语料,构建“课堂即现场”的教学情境。学生分小组完成“译前策划—双语输出—AI质检—展示发布”全流程任务。首堂课围绕“文旅出海”热点开展翻译实践,借助DeepSeek平台优化译文,体验“人机协同”高效模式,轻松迈出职业翻译第一步。

一线课堂见真章,育人新貌展初心。新学期伊始,学院以“价值塑造、实战任务、数字技术”三重融合为抓手,全面激活职教课堂的生命力与创造力。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之年,学院将紧抓历史机遇,推动教育教学与首都发展“同频共振”,持续培育“政治可靠、让人放心、技能过硬、善于合作”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通讯员:李悦溦)

编辑:耿玥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