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专业新技能促高质量就业: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精准输送新领域人才

2025-08-15 13:28:14未来网

无论选择哪所学校、哪个专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就业。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中生报读技师学院后,经过系统培养不但掌握了过硬的技术技能,同时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越来越受用人单位青睐。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培养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不仅就业率高,且平均薪酬也相当可观。比如,学生韦丽鸿在香港保威有限公司实习期间津贴即达8500元/月;学生林蓝在广州牧哥服装公司实习期间津贴达8000元/月——这一水平不仅高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甚至超过了部分本科毕业生的待遇。显然,过硬的新技术新技能,正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所在!

当前,产业升级浪潮正推动就业市场发生深刻变革。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新能源、人工智能、电竞等新兴产业崛起,催生了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风口,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前瞻性布局,将专业设置与新行业发展紧密绑定,为学生开辟“技能突围”的新路径。 

学院紧扣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高增长产业,开设一系列瞄准未来的新兴专业,为学生提供对接新行业的“入场券”。

数字技术领域: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专业,直击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对数据处理、平台运营、内容创作的需求;  

智能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等专业,适配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对自动化操作、智能设备运维的人才缺口;  

跨界融合领域:电子竞技专业(与快手电竞联合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与小鹏汽车协同育人)、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华为联合培养)精准对接“电竞+”“新能源+”“云产业”等新兴业态。

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依托业内标杆企业设置了多旋翼无人机、植保机型、穿越机等多类型无人机的专业课程,从常规入门机型到中高端多功能专业级设备,让学生在实训中逐步解锁无人机的组装奥秘。

为让新专业人才真正适配新行业岗位,学院创新推出“企业标准建课程、真实项目练技能”的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同步:以企业岗位技术标准设置课程,例如与比亚迪共建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技术专业,课程内容直接对标新能源汽车生产、智能工厂运维的核心技能; 

教学模式融入行业前沿:采用“企业项目进课堂+真实场景实训”,学生在校即可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如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鸿蒙全栈开发、鸿蒙云应用开发方向)与华为ICT学院、讯方技术三方合作,实训内容同步跟进鸿蒙系统技术迭代;  

企业工程师核心课程教学:来自华为、小鹏、曙光等具备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师进行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的最核心前沿技术技能外,还能养成高水平职业素养;

多证融通强化竞争力: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融入教学,学生毕业时既能掌握技能,又能获得行业认可的“通行证”。 高中生就读三年制高级技工、四年制预备技师班,在校学习期间,可自愿辅修成人大专(本科)课程,获取成人大专(本科)学历。同时,学院组织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参加人社部、工信部规定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知名龙头企业如华为、腾讯及各行业协会的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获取相应证书。双学历+职业技能证书让学生在职场如虎添翼。

在布局新专业的同时,学院也推动传统优势专业与产业升级接轨,创新技术技能。例如,作为最早创立的专业系之一,厨艺学院通过“五个一流”(一流实训场所、设备、师资、教学组织、就业单位),为旅游、酒店、餐饮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其毕业生在校园招聘中常被五星级酒店、头部餐饮企业提前录用,印证了“传统专业提质升级也能对接现代服务业新需求”。 

截至目前,学院先后与珠三⻆地区2500多家企业建立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已与比亚迪、特斯拉、京东、快手等100多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共建“定向培养班”“产学研中心”,覆盖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大湾区特色产业。这种“专业设置跟着产业变、人才培养围着企业转”的模式,让毕业生不仅能精准对接新兴行业岗位,更能快速成长为企业急需的“懂技术、通行业”的技能人才,在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通讯员:黄丽珊)

编辑:瞿凯侠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