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09:13:43未来网
5月11日,天津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年度大会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会议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富智造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天津市天森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协办。来自政府、高校、行业组织及企业的6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总结联合体年度成果,共商产教融合新路径,为京津冀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机制创新:凝聚共识,夯实协同发展根基
当天上午的理事会会议聚焦联合体机制建设,审议《天津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单位及副理事长单位,并为成员单位颁发证书。会议明确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为原则,深化“政行企校研”五方协同,推动产教融合从“物理叠加”迈向“化学融合”。
当天上午会后,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基地,深入了解分布式实训平台、智能制造产线等技术创新成果。
成果发布:锚定目标,擘画发展蓝图
当天下午的议程以专题报告与产业需求发布为主线。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处副处长刘少华在致辞中强调:“产教联合体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核心载体。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推动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为区域制造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清春在致辞中围绕学校在产教融合中的核心作用,重点介绍了共建智能制造学院、构建“岗-课-赛-创-研-普”一体化育人体系的实践成果,以及推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具体举措。强调通过校企协同攻关关键技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制造强市”和“技能强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呼吁政校企行形成合力,优化产业链与教育链的精准对接。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云梅在致辞中提出以联合体在“四链融合”中的突破为主线,总结了过去一年校企共建精密模具协同创新中心、中埃联合培养项目等国际化合作及世校赛冠军等技能竞赛成果。她提出未来将通过“技术转化港”促进资源市域共享,依托“数字孪生工厂”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技术“零时差”对接,并深化“鲁班工坊”海外布局,助力中国智能制造标准与教育资源“走出去”。
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于淼在致辞中提出要聚焦区域产业升级,详细阐述了北辰区“2+3”现代化产业体系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千亿的硬核成果。他提出以“产教深融、技产联动”为抓手,打造京津冀产教融合样板区,并承诺通过政策支持推动联合体成为全国高端制造人才高地和创新策源地。
大富智造科技总经理徐海林在致辞中从企业需求出发,强调了产教联合体在解决技术痛点和人才储备中的关键作用,分享大富智造通过校企合作孵化技术成果、降低研发成本的经验,呼吁深化“企业出题、院校解题”模式,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表达对联合体构建“技术共享生态”的期待。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宝龙在联合体年度工作会上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通过汇聚“政企行校研”构建协同机制,开发国际化课程标准,共建精密模具技术孵化平台,助力企业技术升级,培养高技能人才,并推动中国职教模式“走出去”。2025年工作计划聚焦产教融合提质升级:围绕“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要求,组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技能大师联盟,搭建数字化远程实训中心,推进“十大任务”包括课程体系完善、师资能力提升、四级竞赛体系打造及深化国际合作,着力解决企业参与度不足、教学与生产融合不深等挑战,赋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举行了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及企业导师聘任仪式,多位行业领军人才与技能大师受聘,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提供多方面支持。
行业聚焦:精准对接,破解发展痛点
在专题报告环节,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郑丽梅深入剖析机械制造行业趋势,指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瓶颈”,建议联合体深化“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打造人才供给“快车道”。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副秘书长徐韵淇分享了国家级产教联合体建设经验,强调“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成果共赢”的协同机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巍以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为例,展示了“产教一体、工学交替”的创新育人模式。作为联合体企业代表,大富智造科技副总经理段平贵发布“AI+智能制造应用痛点及解决方案征集活动”,聚焦智能产线优化、设备故障诊断等6大技术需求,呼吁校企联合攻关,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未来展望:智造赋能,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本次大会通过成果总结、规划发布与深度研讨,进一步凝聚了“教育支撑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共识。未来,联合体将依托天津制造业资源与职教优势,持续深化“四个合作”,推进“五金”建设,打造京津冀产教融合示范标杆,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贡献“天津方案”。(通讯员:赵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