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举行博士后开题报告暨学术分享会

2025-05-15 08:58:25未来网

5月13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校中文悦读工作坊隆重举行博士后开题报告暨学术分享会。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焦洪双教授、黑龙江省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马友君教授、黑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李庆华教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处长马安昌教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王玥教授组成专家答辩组,联合对基地首位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中文与传媒学院教师王一夫的研究课题进行评审。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文与传媒学院院长陈一教授作为课题合作导师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中文与传媒学院、英语学院的六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焦洪双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焦洪双教授向与会专家和师生简要介绍了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并向现场师生介绍了专家组成员的情况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王一夫老师的学术简历。他指出,博士后工作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支撑,是学校正式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背景下开展后续相关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王一夫老师有着较好的科研基础和学术素养,能够承担博士后研究的相关工作。

博士后研究人员王一夫从选题背景、研究计划、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的保障条件和成果形式五个方面围绕课题《融通中外的阅读能力培育机制研究——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的实践为例》进行了开题报告和学术分享。根据王一夫老师的介绍,该课题立足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的教学实践,以成果为导向,在新时代高教改革和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学校“经世致用,学贯中西”的育人理念,旨在推动高校阅读能力培育机制向综合化、全面化、体系化的方向转变,最终促进“全民阅读”“大阅读”等新型育人理念在学校落地生根。在未来的研究中,他将分别从课程改革、思维转变、文本选择、成果转化、氛围建设等方面进行切入,探索一条基于“大阅读”,形成“大学问”,感悟“大思政”的育人新路径。并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协同育人理念,融合学校现有的中外文悦读工作坊建设、“读写诵录讲”工程、学生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平台,并结合龙江本地文学文化资源,形成综合育人的新视野。

开题报告环节结束后,与会专家分别就选题的价值、研究的意义、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课题的实践应用价值等问题对王一夫老师的开题报告进行了评价。专家们认为,王一夫老师的课题基于龙外育人实践,展现出跨文化、跨学科的视野,紧扣时代脉搏,聚焦成果转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思路合理、研究方法多元,条件保障充分,具备开展后续研究的相应基础。随后,与会专家就“如何在阅读育人机制中落实‘悦读’理念?”“如何将数智化技术与新时代阅读育人机制有效结合?”等话题与王一夫老师进行了深入讨论,并针对开题报告中的部分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王一夫老师亦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对与会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辩。最终,专家们经过综合评议,同意了王一夫老师的开题申请。

会议最后,陈一教授向与会师生致辞。陈一教授表示,本次开题报告会既是对新入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术考研,也是对与会师生的一次学术训练。希望博士后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在日后的研究中把握学术脉搏,产出优秀成果。也希望全体师生以此为契机,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争取实现阅读育人和科研育人的“双丰收”。(通讯员:王硕)

编辑:高富灿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