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1 08:42:26未来网
“电影的上映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工作的真实样子……”学生们走进北京市市民热线感慨不已。3月19日,在《您的声音》热映之际,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带领市民热线中心“政务服务订单班”学生代表,走进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深入调研座谈,与《您的声音》主演面对面交流,共话基层治理,共促高质量就业,开启校政合作新篇章。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磊,学院副院长刘如赞,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冯颖义陪同调研,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政务服务专业师生代表参加调研。
参观调研
感受首都基层治理火热实践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实地感受近年来市民热线服务和首都接诉即办工作取得的成就。在新搬迁的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工作大厅,调研组参观了综合受理调度平台,听取大数据分析平台可视化数据介绍。
在话务中心,师生们拿起耳机,聆听市民拨打的电话,亲身感受百姓声音传递到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的过程,近距离实地感受接诉即办工作的火热场景。杨志成与话务员亲切交流,表示话务员感知的是百姓民生关切,承载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双向赋能
共同谱写校政合作新篇章
在座谈会上,杨志成指出,电影《您的声音》是城市文化发展、基层治理理念的生动诠释,是“枫桥经验”的城市转化,深刻展现了首都北京创新开展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以群众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深刻变革的实践故事。他希望,双方能够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深刻内涵,让社会治理“老场景”展现“新内涵”,为首都超大城市基层治理贡献力量。一是创新人才共育机制,挖掘双方优势搭建科研平台,推动共建实训基地,推行行业导师与院校教师“双师制”,共同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二是落实学习实习充分对接,推动政务服务专业“订单班”到岗实习实训,用真场景练真本事,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就业“零距离”对接,推动学院高质量充分就业。三是改善政策机制,通过学院继续教育、资格证考取、技术培训等人才培养方式,打通基层政务服务人才学历提升、资格晋升、能力上升新通道,为首都基层治理人才发展提供保障。
姚磊指出,电影让市民更了解、更理解基层工作者,在市民心中种下了“有困难找政府”的种子,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生动答案。他表示,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期望未来能够通过数字化转型、完善治理制度等方式,优化基层政务服务人员工作流程,减轻基层负担与压力,提高基层治理服务效率;双方拓展更广阔的合作空间,通过实习实训强化政务服务专业“订单班”建设,为基层政务服务岗位提供更多人才;共同探索政务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和骨干培训机制建立,通过学院考、培、证等渠道,拓宽基层治理人才发展路径,共同破解基层治理人才培养难题,助力首都基层治理事业内涵式发展。
刘如赞和冯颖义分别介绍了双方相关情况,青年工作学院党总支书记徐杰汇报了政务服务专业建设思路。
互动交流
师生畅谈基层治理体会
电影《您的声音》主演、值班长刘缓,主演、话务员王梓莹在座谈会现场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共话心路历程。“电影公映后,更多的人关注到了12345话务员,让我们更加增强了职业自信心,今后将更加精益求精做好接线工作,做好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将市民的声音传递到城市治理的各个角落”,刘缓分享了自己的参演体会。“每天守在电话旁,倾听着市民的喜怒哀乐,我意识到我们回应的是百姓的心声,编织的是城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接线员虽然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但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王梓莹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李华晨是学院2023届毕业生,如今担任市民热线服务中心话务员班长,他介绍了工作以来的体会,表达了“扛起枪来就是兵”的决心,将传承学院“政治可靠、让人放心、技能过硬、善于合作”的北青学子精神,为首都基层治理“接诉即办”事业贡献力量。
“我也想像梓莹姐姐为代表的基层工作者一样,坚韧、有责任感,用自己的力量回应百姓关切。”2024级政务服务专业学生王恩曦说道。2024级政务服务专业朱培源分享了自己看过电影后的变化。
老师们也表达了电影对未来人才培养的影响。政务服务专业带头人孟娜表示,未来将努力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紧密地贴合岗位实际需求,确保学院人才迅速适合工作岗位。“电影对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清晰画像,未来将强化专业建设,助力提升政务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政务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黄昕说。“电影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未来将让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加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火热实践,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青年工作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于润泽分享道。
据介绍,近年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聚焦社会工作和基层治理,服务高品质民生需求,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新时代社会基层治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1995年,学院开设社会工作专业。2022年,学院在成功获批全国首个政务服务专业,并与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共建政务服务与基层治理学院,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实践探索与高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023年,学院成功申办了全国第一个政务服务专业。9月,全国首个政务服务专业“订单班”在学院正式开班,为北京市市民热线中心定向培养政务服务专业人才。2024年9月至11月,学院积极回应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助力基层治理“朝阳实践”,分11个批次对2800名朝阳区社会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同年11月,学院成立社会工作,首个研修班“京津冀接诉即办与基层治理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坚守“以政治方向引领办学方向,以青年需求服务青年发展,以人文底蕴涵养学生素养”的办学理念,持续固本培元,不断守正创新,积极探索适应超大城市治理的基层治理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北青力量”。(通讯员:林思雨 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