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复旦大学迎来新学期首个教学日

2025-02-25 09:50:03未来网

翻开新学期的第一页,光草的风捎来花香预告。滴——课堂进度条续费成功,新学期,复旦大学迎来3805门次本科生课程、2010门次研究生课程。

知识的碰撞,从第一课开始

2024级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领军人才班的张隽宇新学期第一课从《数学分析》开始。提前半个小时赶去上课的他,发现教室里已坐满了人。“严金海老师的授课清晰明快、节奏适中,从最基础的等式到常微分方程,概念逐渐深入,思路清晰。”

尽管是开学第一节课,沉浸在生动的课堂中,张隽宇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022级材料科学系的乔佳玺上完两门专业课《电子封装材料与工艺》、《器件与集成电路原理》,初步了解电子封装的种类与形式选择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简史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新学期,压力与期待并存,希望自己能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

2023级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王路杰的开学第一课是《台港澳文学》。“梁燕丽老师讲课兼具深度与广度,课堂轻松又愉快,一节课下来已经被老师‘圈粉’,希望能够通过课程填补我这部分知识的空白。”

新学期,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

一早,法学院教授刘志刚走进6教112教室,看到已经有不少同学落座,在为今天的《行政法学》做准备。

开课第一天,他感觉同学们状态不错。作为法学专业的必修课,这门课的备课工作,从寒假就开始了——研读课程马工程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撰写并完成行政法学创新教材,梳理、筛查历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的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要求中……

课程专门为同学们建设了两个站点,通过翔实的资料和课外拓展阅读等内容,力求让同学们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下拓展相结合、课程内容学习和必要的科研练习相结合,逐步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固体物理》是公认的很挑战的物理专业课程。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喜欢上这门课,物理学系教授袁喆在常规教学内容外,还为这门荣誉课程准备了三类不同的拓展方向:固体物理的研究前沿、若干迷思的专题研讨和小课题。

如何从“真空中的球形鸡”逐步过渡到真实的“鸡”?新学期第一天,以这一案例为切入,他鼓励同学们通过训练,培养起原始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对未知问题的主动探索精神。“这对理工科人才培养极为重要。”

任课老师用DeepSeek准备PPT

本学期,AI-BEST序列本研共开设课程60门,其中,51门为新增开设,《医学超声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课前,任课教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余锦华笑着和同学们分享:“在准备课程PPT时,我用DeepSeek去检索超声前沿方向,有一页内容我完全不知道,查过发现,确实是非常前沿的内容,后续我们也会提到。”

这学期,这门AI-T类垂域应用课程将围绕医学超声基本概念及AI技术赋能、超声成像物理基础及模拟、超声智能成像算法及设备、超声影像智能分析、医学超声前沿展望等五大板块展开。

作为一门贯通本硕博的课程,课程兼顾基础理论与进阶内容。“通过一学期学习,同学们将在超声信号仿真、成像算法、波束形成、图像大数据分析、 辅助诊断、辅助治疗中了解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亲手完成2-3个实操项目。”

与此同时,本学期,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互选AI大课也在同步进行中。同济大学面向复旦学生开放6门AI大课互选,总计选课35人课次。复旦大学面向同济大学学生开放互选的4门AI课程也即将开始选课。

科研不断线,新学期新成果

2023级材料与化工专业的邢骋坤所在的碳中和课题组,致力推进碳中和、发展新能源。科研团队研究范围涵盖了从基础催化原理,关键技术开发与工程技术的落地。

不久前,课题组发现了“水变氢”的关键一步。作为主要作者,他与团队关于质子交换膜电解水装置(PEMWE)催化剂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

新学期,他进行的课题是开发长效稳定的钌基电解水催化剂,这对提高PEMWE电解水制备氢气的效率降低制备成本非常重要。“相信依托于团队丰富的成果与理论基础,结合冷冻电镜等前沿的表征技术,我们一定可以推进绿氢技术发展。”

燃烧卡路里,新学期更活力

本学期,复旦四校区共开设304门次体育课程,包含球类、民族传统体育、形体运动等等。

在南区田径场,《极限飞盘》的任课教师高兴正在讲解着飞盘的基本功。“这个课程很时髦,上学期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不少同学来选课。”

2024级电子信息专业的马天旸就是其中之一,“我高中就经常玩飞盘,很喜欢这项运动,看到开课就毫不犹豫地选了。新学期第一节课,虽是‘早八’,但很愉快。我们练了正反手接盘和传跑位,最后大家还打了个小比赛。”(通讯员:赵天润 章佩林 图片来源学校网站)

编辑:瞿凯侠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