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13:35:06未来网
1月8日上午,上海电力大学课程思政分类建设研讨会在杨浦校区召开。上海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顾春华,原校长曹家麟,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原常务副校长滕跃民,上海电力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苏文娟,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传林,以及各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和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徐信艳主持。
徐信艳指出,在校党委领导下,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有效推进。2017年获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拉开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序幕。2017-2022年共建设校级课程思政课程353门;2022年课程思政进入教学大纲,达到全覆盖;2023年开始评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和名师,共评选出3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9个示范团队和7位名师。各二级学院出台课程思政“一院一策”方案,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获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累计获评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示范团队8个、教学名师2位;在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历届“智慧树杯”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大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2025年站在课程思政建设新起点,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分类建设工作。本次会议充分研讨《上海电力大学课程思政分类建设指导意见》,各二级学院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色,编写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一院一策”建设方案。
滕跃民作题为“高职课程思政与教学建设的实践”主旨报告,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三寓三式”范式,其中,“三寓”是指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三种方法,包括“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和“寓教于乐”;“三式”则是指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具体融合手段,包括“专题嵌入式”“画龙点睛式”和“元素化合式”。这种范式强调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以“三寓三式”范式为核心的课程思政项目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曹家麟指出,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课程思政是一个切入点,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中,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课程思政建设要突出学校特点、学院亮点,注重实效,课程思政必须自然、生动、有效。
在讨论交流环节,张传林交流了计算机领航学院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电气学院赵玲、李晓露,经管学院胡伟分别交流了各自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特色和做法;马院彭丽从专业角度交流了思政元素的凝练要求。
顾春华在讲话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结合各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系统性、协同性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课程思政元素、故事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努力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这也是检验课程思政效果的标准之一。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据介绍,通过课程思政分类建设研讨会的召开,上海电力大学召开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落实落细措施,立足课程思政建设新起点,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新体系,激发课程思政建设新动力,落实“六个再”战略安排,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厚实,实践能力较强,适应行业发展变革的高水平人才。(通讯员:樊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