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名校人才外流,为他国做嫁衣?教育部这样回应

2021-12-07 22:22:33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12月7日电(记者 李盈盈)近年来,社会上总有一些声音质疑名校学生出国深造现象,担心人才外流,为他人做嫁衣。那么,应该如何回答好“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

  “我们要全面理解留学政策。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是我国多年来的留学政策,进入新时代,还是要一以贯之地实行。”在12月7日下午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回答了社会关心的这个问题,他还表示,“我们要对出去的学生充满信心。”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介绍5年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工作有关情况。(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魏士强表示,在抗疫中,留学生群体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我们要树立信心,他们这一代人也是可堪大任的。同时,要放宽视野看待人才的出国深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培养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人才。

  魏士强强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方面,教育部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是线上线下涵育。善用“大思政课”,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四史”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效机制,强化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

  二是榜样示范带动。多维度引导学生树立为国成才的学习观,持续组织好“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等先进人物走进高校,面向广大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善于用身边的典型影响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为国读书,读书报国。

  三是走出校园感受。深层次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融入祖国需要作为行动选择,持续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部队、西部地区、基层一线、科技前沿阵地等,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基层走访、国情考察、用人单位调查等方式,大力宣传选择到西部、基层、艰苦地区和行业里面的优秀毕业生,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学生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编辑:未来网新闻杨子健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