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 09:53:00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 张冰清)疫情是一剂催化剂,助攻了在线教育、办公、网络游戏等在线云产业的发展。?
同样被催化的还有在线教育机构老师“紧缺”。日前,新东方面向全球招聘3000余人在行业内引起不小波澜。
在线教育的爆火拉开了2020年的序幕。但是快速而来的是市场检验,教育行业是否适合全线上线“在线”?
教师“紧缺”
在线教育各路玩家可能也没有想到,面对资本的冷淡和政策的约束,还能迎来一路狂奔。流量变现历来就是一场持久战,然而在线教育还面临着来自教师资源急缺所带来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在脉脉、猎聘、拉钩网、boss直聘等招聘平台上,也上线了包括跟谁学、网易有道、新东方、作业帮、少年得到等教育行业的招聘信息。招聘岗位包括K12老师、助教等。
“缺老师。”越来越多的招聘启示向行业释放消息。
不少从业者将目光投向了今年的春招。毕业生翘首以盼,教育企业急缺老师,需求供应链严丝合缝的对接。
垂直于实习领域的互联网招聘平台实习僧大客户经理李一帆向未来网记者表示,根据实习僧后台数据显示,今年春招对比往年同期,再加之其他客观因素影响,保守预估线上教育类招聘至少会增加8.31%,学生投递量至少上浮9.74%。而且这个数据实际上,大概率还会大幅度上浮。“很多教育大厂有很高的需求,受疫情影响,春招的发布延后,仍有许多机构的师资需求尚未被满足。”
李一帆表示,今年春招,教师和医生可能会出现高峰。一方面由于“停课不停学”教育行业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很多学生意识到教育行业的火热,都有求职的打算。
“很多机构都提前启动了招聘,一方面提前储备人才,一方面可以提前进行新员工培训。”李一帆表示,招聘流程转向线上不可能一下子招聘到企业预想的人员。
此外,李一帆还向记者表示,在他接触的客户中,都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停课不停学”之后学生中会出现分水岭,有自趋力的学生保持势头紧跟老师进度,没有自趋力或家长监督不到位的学生则在这段时间学不到什么。不少机构就瞄准了这一群体,准备在疫情结束后,开启补习策略。
教育机构的核心就是研发课程和师资,教学效果则是家长和学员最看中的,事实上,教研、产品也是在线教育公司的核心岗位。
据实习僧提供的数据,目前而言,教育类招聘开放的主要岗位有助教、授课老师、课程顾问、产品运营等,目前招聘量较大的岗位则是授课教师、课程顾问、助教。
记者了解到,助教职位的任职一般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主要为学员提供上课提醒、课后回访、跟踪进度等教学辅助服务,帮助学员更好地完成线上学习等。
广证恒生认为,市场行为客观上将加速提高在线教育的渗透率和尝试,中长期将大大加速在线教育的发展进程和下沉进度,而线下机构停课危机将随着疫情缓和逐步减弱,师资、教研、运营等教育核心环节的深耕仍是企业竞争的关键。
那么大量的新教师进入行业,效果几何?
仓促上岗的老师 家长并不买账
尽管在线教育在资本市场一直较为火热,但高昂的获客成本、教师资质、教学质量以及客户留存率等一直都是困扰在线教育机构的问题。不少在线教育机构都面临着培训资质、师资良莠不齐等问题。
一位资深投资人向记者表示,越是在人人叫好的时刻越要保持理性。
学生在体验在线教育。未来网记者 张冰清 摄
来自北京的苏娅向记者表示,5岁的儿子豆豆之前一直在一家线下的steam机构学习乐高搭建和编程,由于疫情,这家线下机构转向了线上。
“原本是件好事,但是机构里面的老师可能没有回京,机构把几个原本教学进度不同的小班合并成了一个大班,老师也是轮流上课,我们本来是冲着一个老师去的,现在一周两次课,还不一定能轮上我们心仪的老师。”苏娅说。
更让苏娅生气的是,平时线下的教学助手现在也上线给孩子做直播。
苏娅向记者表示,原本steam、编程一类的教学就是需要跟孩子对脾气的老师来引导,现在总是换老师,教学效果不能保证,但机构课时费倒是没少算。
不少家长都反映了这个问题,一些线下机构仓促上马转型线上,线下教学人员未必适应在线模式,家长和学员仍需要磨合。
2月13日,在线教育品牌“明兮大语文”由于资金链断裂宣布停运,欠下近2000万元学费,还拖欠了员工100多万工资,成为2020年第二家倒闭的教培机构,首家线上教育机构。
事情曝出后,“明兮大语文”面向家长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课时未完结的进行转课,转到跟谁学、VIPKID等平台。但是家长对这一方案似乎并不满意,认为语文课转成并不相关的英语、数学课程,与需求并不匹配,但又无法退费,因此仍在维权。
更有一些线下机构支撑不住,就此解散了团队,一些线下机构的老师流转到大机构,但是大机构培训其适应新的课程也需要时间。
师资不能保证,捧高的用户量能留住吗?
短期来看,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赢得规模化获客,流量实现爆发式增长,但免费、低价的课程对实际业绩的拉动效果有限,完课率、转化率、续费率等才能真正评估教育机构的实力。师资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无论对于教育公司自身,还是整个教育行业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
同样不能忽视的还有在线教育的师资、盈利,获客成本等原有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记者表示,在线教育目前的火爆只是昙花一现。行业如果只关注当前的流量,而不重视质量,那么在疫情结束后,靠疫情带来的流量是很难留住的。
“由于在线教育的属性,要让在线课程吸引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其实更高,但很显然,目前很多在线教育平台并不重视教师质量,认为把线下的课搬到线上就可以了,这肯定是不行的。”熊丙奇表示。
在线教育平台的获客成本很高不言而喻。“停课不停学”的阶段,在线教育成刚需。如果能够把疫情期间拉来的学生留住,将会改变整个机构的经营状态。
但是必须保证课程质量,教师资质,给学生更好的体验。实际上,在线教育的授课质量是低于面授的,交互性也比较差,还有很多局限性。
南阳市油田实验高中的高三年级主任李国麟对记者表示,在“停课不停学”阶段,很多当地专门带高三的名师线下教学效果很好,但直接全线转向线上后,老师们都反映存在沟通不到位、设备操作不熟练等问题。经验丰富的老师刚刚转向线上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熊丙奇认为,一个良好的教学过程是老师把知识传达到位,课堂气氛活跃,增加个性化和交付。跟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而这样不断的反馈和调整是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即便是线下的名师,转入在线也是需要过程的。
“诚然,如果并没有直播的经验,然后马上要推到直播课堂,实际上是不一定能够保证这个效果。那么机构快速获得的流量,在经过体验后,流量转化为为其买单的用户是非常少的。”熊丙奇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