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电子产品成孩子亲密“朋友” 家长无奈放大招

2020-02-20 19:57:16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 李盈盈)“这几天我一直盯着天空,趴在白色窗口,看白色笼罩,空城里的人都被N95笼罩着。”

  “我盯着屏幕上感染的数字不断增长,自我隔离的每一秒空气都散布更多恐慌。窗外的空气是否依旧清朗,我不敢大口呼吸,即使它无害也不脏。”

  “我为人大附中发出了呐喊,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渡难关,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加油武汉’!”

  .....

  这首人大附中学生创作的Rap《空城》唱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龄人的心声,几亿青春活泼的阳光少年放弃假期的放松,不能外出撒欢,响应国家号召,待在家里做“宅男”“宅女”。

  走到户外看看蓝天,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一下柳条抽绿,看一看迎春花吐蕊、玉兰花绽放的春天成为他们最大的渴望。

  疫情期间,大多数孩子由家长陪同一起读书,在线上课,看电视或者做游戏。不过,记者注意到,还有一些孩子因为父母奋斗在战“疫”一线,或者因疫情与家人隔离,一直期待尽快与父母团聚。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这个假期都没办法和同龄人一起玩耍,纷纷陷入长时间看手机,玩游戏的局面,这样可愁坏了家长,孩子们的视力怎么办?此次疫情会给少年儿童的生活学习带来哪些影响?

  “不能抱妈妈,让我为你跳个舞吧”

  当我们抱怨窝在家里憋屈,不能外出透气时,还有很多人为了更多人的安危,不能与家人团聚。渴望父母陪伴的孩子望穿秋水,眼巴巴地等爸爸妈妈回家陪他们玩。

  2月18日下午,湖北省武汉市洪山街金地格林社区书记彭文带着志愿者护工,去看望独自居住在集中观察点的8岁女童小韩。这些天来,社区干部一直照料小韩的起居,陪她聊天,帮她与家人电话联系。

  几天前,广东东莞一个小女孩在医院门口给妈妈跳舞的视频感动了很多网友。跳舞的小女孩叫小菲,2月12日是妈妈的生日,她和爸爸一起去医院看望当护士的妈妈。

  她的妈妈冯嘉蕙是广东省东莞市企石医院ICU护士长,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支援东莞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

  小菲已经快20天没有见到妈妈了。看到妈妈后,她飞奔过去,想和妈妈拥抱,吓得妈妈立即往后退。妈妈告诉她“我不能跟你拥抱,因为妈妈工作接触的都是新冠肺炎确诊的病人。”

  被爸爸拉住的小菲不太明白为什么不能抱抱妈妈,委屈地哭了。在妈妈的安慰下,母女二人约定,隔着两三米的距离聊天。小菲突然提出跳支舞给妈妈做生日礼物,这支舞的名字叫《听我说谢谢你》。

  央视视频截图

  和小菲一样,疫情导致很多孩子无法和爸爸妈妈一起安静地待在家里。

  日前,武汉洪山区6岁小女孩辰辰的爸爸因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在隔离点隔离,妈妈因发烧、呕吐等症状,在家中与女儿分居两室,不敢接触。

  辰辰的妈妈陈女士介绍说,小辰辰因担心爸爸的身体,更害怕妈妈也被带走隔离,不停地哭闹,连最喜欢的动画片也看不进去,产生了轻微的分离焦虑症。

  在新冠肺炎这个特殊时期,少年儿童不了解外界发生了什么,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会让他们变得焦躁不安,更渴望父母的亲情陪伴。

  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数据分析中心副主任吴瑞林表示,隔离是一种极端特殊环境,目前,疫情隔离时长还无法准确估计,这种情形会让孩子和家长们感受到更多的无力单调和无望焦虑。

  他建议,一天之中最好让孩子既有独立的空间和时间,也有与家长共处的分享时间。家长应放下手机和电脑,多与年龄小的孩子一起做游戏;与年龄稍大的孩子,讨论抗“疫”进展、生老病死、人类历史等较深刻的话题,使突发疫情成为孩子的特殊成长期。

  手机游戏代替玩伴 成为亲密“朋友”

  从年前的1月23日,武汉封城消息传出,大家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居家不出门成为最安全的方式。

  时至今日,大人、孩子足不出户将近30天,学生规律的学习和生活被打乱,全天候24小时宅在家里。

  有人戏谑“鼠年春节的最佳旅游线路是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这的确是很多居民每天的活动路线。

  一直以来,家长最担心孩子玩手机游戏。如今,受疫情影响,各大中小学延迟开学,少年儿童没有办法与小伙伴外出玩耍嬉戏,手机、电脑、游戏机、电视就取而代之,变成孩子最亲密的“伙伴”。上网、玩游戏成为不少孩子打发时间,缓解压力的最爱。

  于是,手机、平板不离手,不是躺着看电视,就是坐着玩pad,简直成了“沙发土豆”。

  看电视、玩游戏、刷抖音、浏览班群等,不仅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而且,若家长监管不到位,有的孩子还面临沉迷上网玩游戏、网上交友的风险,甚至引发不良的亲子关系和青少年逆反心理。

  家长们现在最盼的是“学校尽快开学,把家里的小怪兽们收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研究”调查分析显示,亲子关系越差,孩子越喜欢玩游戏;亲子关系较好时,父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各方面需求,关心和陪伴能降低孩子对游戏的需求。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建议家长主动与孩子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与孩子有效沟通,给孩子适当的帮助和引导,避免孩子通过沉迷网络游戏的方式来弥补自己在情感、精神生活上的空缺。同时,家长要做好示范,充分认识并帮助子女认识到网络游戏的负面功能。

  担心电子设备影响视力 家长八仙过海

  除了没有同龄人一起玩,热衷于玩电子游戏,再加上在线学习的需要,所有的课程学习都是利用网络在电子设备上进行,毫无疑问,孩子们接触最多的是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视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为了防止孩子长时间看手机、电脑,她与儿子约定,“除了必需的在线上课和完成作业,他每天用手机、平板的时间加起来不得超过2个小时。”

  可是,这位家长发现,从早上八点上课到晚上十点睡觉,全天十四个小时中,儿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超过了12个小时,不用的时间还不到2小时(包括吃饭时间)。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高中生为81.0%。青少年初次接触电子设备和网络游戏均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视力状况存在隐忧。 ?

  为了把电子产品对少年儿童视力的影响降到最低,家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为孩子买防蓝光护目镜,有人把手机投屏到智能电视上,还有人买投影仪,把电子课程直接投影到背景墙或者专业背景布上,使画面和字体变大,避免孩子长时间看电子设备影响视力。

  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还有一位“别人家的妈妈”更厉害,直接手绘课本。

  2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一位妈妈马女士因担心电子书损伤孩子的视力,亲手为孩子绘制了课本。她用A4纸和彩铅,照着电子书课本,抄写内容,还把课本上的图画也照着画了下来。而且,乍一看,与普通纸质课本非常像,引来网友一致赞叹。

  截图自河南省教育厅官方微博“河南教育”

  “太厉害,刚开始没看出是画的。”有网友表示,“要是我,这书我得收藏一辈子。”

编辑:高富灿

推荐

新闻教育视频红领巾直播青年之声

中央新闻网站专注青少年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