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0 15:04:00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梁希理)“我们是一所朴素的学校。”面对前来探访参观学校的媒体记者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的校长王红这样说道。也是这所自称朴素的学校,近年来一直努力在给孩子们提供一切能“与世界对话”的舞台和机会。
学校大门旁的文化墙。未来网记者 梁希理 摄
学校操场。未来网记者 梁希理 摄
近日,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随媒体团一同走进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参观学校的“面子”和“里子”,深入了解校园的别样风采和独特的办学特色。
刚一走进学校,大门内侧的文化墙瞬间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灰色的墙体上,分别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书写出学校的发展愿景,“一所与世界对话的学校”,校长王红向记者们介绍了6种语言的涵义,其实是对应了联合国的六种常用语言,也正好与“对话世界”的内容相契合。
王红告诉记者,作为朝阳区第二批学校文化特色品牌项目学校,学校围绕以“一所与世界对话的学校”发展的愿景,以文化建设为核心,以阅读、语言、艺术、科学、运动五大领域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构建对话教育、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与交流、审美与情趣、探究与质疑、坚持与超越的核心素养,形成多元、开放、共享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儿童在对话课程的学习中与自然、他人、自己对话,努力成为有骨气、拥有世界胸怀、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校长王红(左一)介绍学校情况。未来网记者 梁希理 摄
在一所小学里,就能“对话世界”?
来看看吧,有心的教育人总能在任何地方创造出这些可能性。就是在这所小学里,孩子们能与著名作家、与书中人物对话;可以学习多种语言、体验多元文化;还能走进大学计算机课堂,感受世界科技革新;更能站上大学的舞台展示自己,与世界冠军一起在冰上飞舞,感受世界喝彩……
这些俨然就是一场“对话”教育的盛宴享受!你或许会疑惑,自称“朴素”的对外经贸附小能以何种“魔力”让“对话世界”发生?
40多个“UIBE”书吧遍布在校园各个角落。未来网记者 梁希理 摄
班级门口的文化墙,都由孩子们手绘自制。未来网记者 梁希理 摄
惠心艺术馆。未来网记者 梁希理 摄
惠心艺术馆。未来网记者 梁希理 摄
事实上,到今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已经三年多了。这几年里,在对外贸大附小这几年的前行发展中,一直得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其世界一流学科大学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得到其的助力支持。
2015年11月20日,学校正式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在三年的发展历程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挥世界一流学科大学的资源优势,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助力附小成长。从地理位置上看,对外经贸大学和附小仅一路之隔,地理位置的优势使附小可以共享大学的场地资源和环境资源,让大学校园成为附小校园的延伸。
比如附小的冰雪训练基地,就是通过对外经贸大学帮扶建立而成,孩子们可以定期体验冰雪课程。又比如,对外经贸大学的老师、大学生们还会不时走进附小上课,孩子们也可以走进大学校园里听课。附小孩子们的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韩语、日语、英语等语言类课程,全部由贸大教师授课。而这些,都得益于“高支附(高校支持附中附小办学)”项目,对外贸大附小俨然成为“小学中的一所大学”。
附小的教师康琪介绍道,对外贸大附小作为“大学中的小学,小学中的大学”,努力寻找附小与大学的文化基因,以贸大的文化引领附小的内涵发展,在附小的文化版图上,绘制有活力、有温度的对话文化。
在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看来,附小能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对话世界”,与从校长王红到团队教师们的独特理念密不可分。
王红说,“我们不拼学校面积、学生人数,我们在质量提升上下功夫”;而说到学校的发展,她形容对外贸大附小是“一所奔跑奋斗的学校”,让人感受到附小在办学发展上展露出的强盛的内驱力;学校是孩子们的,王红的办学规划也是基于此出发,“让孩子们踢球不是要踢得多好,而是要踢出精气神”、“秋天的时候我们老师都会故意不扫地上的落叶,就是让孩子们去扔(落叶)、去躁,释放天性”的观点同样让记者耳目一新。
在学校的惠心艺术馆,记者看到了孩子们自制的画作、手工。既有彩绘玻璃西方艺术的色彩斑斓,也有草木晕染东方自然之美;有专门训练孩子感受工匠细节的手作书立,也有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性的壁挂大字书法。一位艺术老师告诉记者,之所以让孩子们写大字,是想告诉孩子们,“大字”虽然在日本流行,却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传统文化不是守旧的,而要有现代性和未来性。也正如同人的行走,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后脚跟踩不稳,前脚跟就迈不出去……”也许,孩子们未必真正理解得了老师所说的、书写背后的哲学,但是在这样的校园,在这样的学习中,一定能离“成为‘大写的人’”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