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请上台到抢着上台表达自己 演讲大师课让少年更自信

2019-05-29 09:38:00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5月28日电(记者 程婷)“为什么不自信?”

  “因为我太‘菜’了。”

  5月28日下午,“中国少年说”演讲大师课活动走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电视、广播媒体资深评论员,“中国少年说”全国中学生演讲、辩论活动评委程立耕在课中请觉得自己不自信的人举手时,一名女生举手并作出了上述回答,引来场下一阵笑声与热烈讨论。

  程立耕在“中国少年说”演讲大师课活动上为人大附中的学生做分享。未来网记者 程婷 摄

  当天,程立耕以幽默的表达,结合生动的实例,为人大附中初二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表达与呈现”主题的演讲与口才课。现场不时传出阵阵欢笑与热烈的掌声,上述问答只是当天演讲大师课活动中的一个小高潮。

  “口才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也是一种艺术——艺术的表达和把表达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程立耕告诉在场的中学生,口才是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的能力,口才的好坏对大家的生活和工作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口才是可以训练的,通过实践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他强调,语言表达对青年而言尤为重要,不同层面的人员,讲话的风格和内容要有区别。

  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好的表达与演讲能力,程立耕就此向学生们分析了语言表达产生障碍的几类主要原因。

  “我们的民族是个内敛的民族,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对语言表达一直处于抑制评价。长期的教育方式中,表达也是被限制和需要批准的。正是由于这样的民族传统和教育方式,一般人形成了不善于表达的习惯。”此外,程立耕指出,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口才,主要是指当众讲话的能力,而80%的人惧怕当众讲话主要是心理上的惧怕,心理素质成为制约人们当众讲话的重要因素。

“中国少年说”演讲大师课活动现场。未来网记者 程婷 摄

  “自信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一个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并能掌控自己的人,是一个自信的人。不自信就是自卑,是过分看重自己弱点而对自己优势视而不见,自己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这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正因如此,程立耕告诉在场的学生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是炼就良好口才者的“必修课”。

听到精彩处,学生们脸上露出笑容。未来网记者 程婷 摄

  如何树立自信无疑是学生们十分关心的话题。

  “有时候说话会无意中触犯其他人怎么办?”在当天的互动环节,坐在第一排的一名女生怯生生地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你刚提问的时候紧张吗?是觉得有点好意思吗?”程立耕没有直接回答这名女生的问题,而是先邀请她上台去,舒展身体、深呼吸,消除紧张感,再更自信大方地说了一遍自己的问题。然后,他才回答并建议,说话前先观察被要与之交流的一方的状态情况,同时可以注意下自己在交流中是否有一些可能会带给他人压力或伤害的动作或语气词,进而试着改进表达。

  为了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信,程立耕鼓励大家上台表达自己或者提出问题,现场的气氛也因此很快被带动起来。从第一个学生带着几分羞赧被请上台,到后来三三两两的学生主动上台,再到最后一次上台机会时十几名学生争先恐后抢着上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问题、困惑,现场可谓热闹非凡。

  最后一次互动机会时,十几名学生争先恐后走到了台上。未来网记者 程婷 摄

  在答疑解惑过程中,程立耕也非常注意每名学生的状态与表达并及时给予指导。碰到有些学生提问时语句表达不流畅,他会立即示范着说一遍学生的问题,再让学生更自信流畅地复述一遍。通过这样一些小细节,现场的学生们不仅解开了心中困惑,更增加了自信、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可谓满载收获而归。

  据了解,“中国少年说”全国中学生演讲活动是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办、未来网承办、精锐教育协办的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型活动。活动旨在为全国6000万中学生提供和打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风采展示平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中国少年说”活动从2017年创立到现在,已举办至三届,而“中国少年说”已经成为一张独具特色的全国性中学生活动名片。演讲大师课则由众多演讲专家、大咖联袂打造,通过走进校园进行巡回开讲,帮助更多的学生提升演讲水平,勇于表达自我。

编辑:杨波 作者:程婷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