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马拉松竞赛中,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智能交互设计专业刘康华、常力文、丁煦晨等15名同学凭借卓越的设计实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全球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6项。

今年是智能交互设计专业组织参加设计马拉松竞赛的第2年,以“文脉传承下的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以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为核心资源,通过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绿色材料等新手段,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催生出高附加值、高创意度、高融合性的新型设计生产成果。它不仅重塑设计价值链,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市场需求深度耦合,更以文化认同激活消费潜能,构建可持续的设计生态,实现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同步跃升。本次赛事吸引了1000余名优秀学员的积极参与,其中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国际知名的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131所优秀院校的学子。80余名国内外导师聚焦多元跨界与前沿创新课题,涵盖12个极具特色的工作坊群。
该校设计学院智能交互设计专业系统打造了“交响力”专业品牌,构建了“聆听四海—行遍八方—知行合一”三阶递进式培养路径,该路径以文化为根基、实践为路径、创新为核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知识输入到创新输出的完整能力链。借助设计马拉松这一国际赛事助力低年级学生实现了从知识吸收到能力输出的有效跨越。这些获奖作品不仅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展现,更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从传统工艺的数字化转译到地域文化的当代诠释,同学们以设计为媒介,实现了文化脉络与现代技术、用户需求的有机融合,彰显出新一代设计人才应有的文化自觉与科技敏感。
智能交互设计231班刘康华同学表示,连续两年在设计马拉松中荣获金奖,完成了从“专业执行者”到“团队连接者”的蜕变。面对跨专业团队,刘康华认识到最大挑战不在技术,而在如何让不同思维同频共振。大家搭建沟通框架,将抽象概念可视化,在创意与实现间架起桥梁。这两枚金奖,见证了团队从陌生到默契的全过程。刘康华也认识到真正的交互设计,不仅是人机对话,更是人与人的高效协作。
设计马拉松导师贾鑫表示,同学们已连续2年得以在设计马拉松中深度参与,作为组织者,贾鑫深切体会这项赛事远不止于竞技,它搭建了跨专业、跨院校、跨年级的共创平台,设计马拉松已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珍贵契机。期待继续与这一优秀平台同行,持续为设计教育注入创新活力。(通讯员:卢帆)
编辑:瞿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