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财经学院,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始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四有”好老师建设目标,将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入教学、科研、育人全过程,通过思想引领铸魂、典型示范引路、实践育人固本,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师德建设体系。一起走进这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创新创业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四有”好老师建设目标,将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入教学、科研、育人全过程,通过思想引领铸魂、典型示范引路、实践育人固本,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师德建设体系,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培养新时代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师德引领,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构建“组织领导+理论学习+主题教育”三位一体思政育人模式。
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教师工作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部署落实、检查监督和考核评估,形成“主要领导牵头、班子成员协同、全体教师参与”的工作格局,系统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筑牢教师思想根基。结合师德建设要求,开展“以案说纪保底线 警钟长鸣守初心”主题宣教活动,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纪律规矩宣讲,强化教师纪律意识与责任意识,确保教师始终坚守教育初心、恪守职业底线。
建强骨干队伍,发挥师德示范作用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近一年,学院1人获聘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辽宁赛区专家,1人荣获全国产教联盟创新新锐人物;1人荣获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人荣获第三届全员说课比赛三等奖、1人在第一届课堂教学先进个人评比中荣获三等奖、1人在2024年微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1人在第六届“大财杯”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三等奖、1人在2025年校级信息化大赛荣获一等奖、1人在第二届课堂教学先进个人评比荣获二等奖。
深化教学科研融合。以师德引领科研方向,鼓励教师围绕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开展研究。近一年,承担大连市社科院2004年度课题1项、2024年大连市社科联第一批课题1项、202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3项、2024年度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4年度专项研究课题1项、2025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1项、大连市社科联2025年第三批课题1项;发表科研论文26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获批2024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2025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科学研究2025年课题1项等,《基于CKAIn框架下创新创业课程群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荣获2024年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实现“以研促教、以教践德”。
深化实践育人,彰显师德师风担当
学院坚持“实践育德、知行合一”理念,将师德建设与社会服务、学生培养紧密结合,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践行师德规范,展现双创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开展志愿服务育人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前往大连市多所小学开展“筑梦未来・生涯启航”系列活动,为小学生普及职业知识、点燃职业梦想。累计开展活动40余场,服务小学生1800余人次;教师在志愿服务中不仅传递了专业知识,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内涵,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育人使命感。
推动教学实践融合。将师德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打造“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创业基础》课程获批学校第四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近一年,教师指导学生获国家和省“大创”资助10余项,荣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10项;“三创赛”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12项,实现了教学相长、德技并修。
打造品牌育人活动。深化“第二课堂”育人成效,开展“职引向未来 青春创客行”“企业家讲坛”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优秀企业家走进校园,分享创业经验与职业感悟;举办生涯嘉年华和玩转就业周活动,通过职业测评、模拟面试、企业参观等环节,帮助学生明晰职业方向、提升求职竞争力,将师德育人理念转化为具体育人实践。
近一年,学院凭借扎实的师德建设与突出的工作成效,获批2024年省级创新创业学院;2023-2024学年督导先进单位;2024、2025年度“师德建设先进集体”、2024年大连财经学院学生学科竞赛展最佳展示单位。累计获省级及以上集体荣誉5项,形成“思政铸魂、实践砺行、典型引路、成果赋能”的师德建设特色。
据介绍,未来,该校创新创业学院将继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打造师德建设品牌,为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通讯员:创新创业学院)
作者: 编辑:耿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