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召开2025年教学院长例会

2025-04-21 09:15:54未来网

4月15日下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召开教学院长例会,围绕微专业建设、AI+教育改革、双学位与辅修专业制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及招生策略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学校副校长王泉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本科生院院长苏涛主持会议,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及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参会。

以微专业建设为引擎,推动人才培养动态适配产业需求

会议聚焦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以“模块化、短周期、高适配”为特征的微专业建设思路。依托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学校将试点“模块化微专业”,通过短周期(1-2学期)核心课程集群(约20-30学分),快速响应产业技术迭代需求,明确微专业建设将整合“核心课程+行业认证+企业实习”资源,打造“学习—实践—就业”一体化培养闭环,为学生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跨领域能力提升路径。

构建三级AI教育体系,赋能专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AI+教育改革方面,会议明确构建“AI专业引领、AI+专业升级、AI赋能专业”三级体系。其中,AI核心专业将重点建设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探索“本硕博贯通+科研项目驱动”培养模式,强化基础理论与原始创新能力。而AI+交叉专业则强调传统学科的智能化升级,例如在管理、外国语等专业中嵌入AI诊断、智能财务等课程模块,并推动“AI+X”课程群建设,构建“学科内核+AI工具+行业场景”的复合课程体系。AI赋能教育,将推进教育教学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探索AI辅助备课、智能作业批改、个性化学习推荐等应用场景,同时加强AI伦理与学术诚信教育,防范技术滥用风险。

创新跨学科培养机制,拓展双学位与辅修育人空间

双学位与辅修专业建设方面,学校将借鉴其它高校先进经验,优化跨学科培养机制。辅修专业方面允许学生在主修专业外选修计算机、哲学、外语等辅修专业,拓展知识结构;双学位方面将试点“工+管”的跨学科双学位项目,并探索“弹性学制”,缓解学业压力。

实施拔尖人才分层分类培育策略,打通本研贯通培养通道

拔尖人才培养方面,会议提出“分层分类、本研贯通”的培养策略,按照拔尖班、卓越班、优研班、特色班四类,校院协同、学院自设两个层级,精准扩面提质、分层阶梯发展,扩大实验班的学科覆盖面和选拔人数,开放优质资源让更多学生受益,同时在基础学科、紧缺急需学科领域,推进弹性学制的本研、本博贯通培养,通过科研导师制、本研课程系统性融合等举措,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学校还将试点“挑战式学习”、荣誉课程等,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路径。

会议强调,各学院要结合例会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教育教学改革具体方案。

王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教学改革要紧扣“新工科”建设与“双一流”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厚基础、强交叉、重实践、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新生态,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的复合型人才。(通讯员:张希颖)

编辑:高富灿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