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数据显示:近两成高校师生已成AI工具“重度用户”

2024-10-24 14:18:00未来网

  在过去几年间,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简称“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招聘市场中,不少岗位已明确“会AI辅助工具优先”。在高等教育领域,许多高校师生已经开始使用生成式AI工具,协助完成日常的工作和学习。

  高校师生使用生成式AI的频率如何?面对迅速发展的生成式AI技术,高校师生是否感到焦虑?日前,为了了解高校师生对生成式AI的应用情况,麦可思发起2024年中国高校师生生成式AI应用情况研究。

  近六成高校师生频繁使用生成式AI

  数据显示,被访高校师生几乎全部都曾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从未使用过生成式AI的高校师生比例仅为1%。这表明,在高校中,生成式AI的应用已实现普及。

  若将“每天多次使用”和“每周多次使用”视作频繁使用,两者累计计算,近六成高校师生频繁使用生成式AI。其中18%的高校师生每天多次使用,已成生成式AI“重度用户”;41%的高校师生一周内会多次使用。另外,有30%的高校师生表示偶尔使用(每月使用一次以上)。

  

  大学生中,男生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65%)略高于女生(63%)。在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中,本科生和研究生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65%、64%)较高;高职生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相对较低,为55%。

  大学教师中,年轻教师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普遍较高。麦可思研究发现,“90后”和“80后”教师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为68%和60%,而“70后”和“60后”稍低,分别为47%和30%。

  不同岗位的教师在生成式AI的使用频率上也有明显差异。研究数据显示,教学科研人员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为72%,很少或从未使用的仅占5%。相比之下,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频繁使用的占比较低,分别为41%和56%。

  从教学科研型教师所属不同学科类别来看,农业科学领域的教师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最高(82%),其后是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为79%、78%、63%。

  超三成本科生主要使用AI写论文或作业

  大学生在使用生成式AI时,主要用于资料查找与整理(54%)、数据分析和可视化(54%)。翻译功能也受到学生的青睐,占比达到34%。此外,近三成大学生主要使用生成式AI写论文或作业。

  

  在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中,本科生和高职生最常使用生成式AI查找与整理资料(本科:58%,高职:50%)。而研究生对数据分析和可视化(53%)的使用率较高。使用生成式AI写论文或作业方面,本科生该比例最高(31%),其后是研究生(26%)、高职生(21%)。

  受访教师表示,对生成式AI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辅助个性化学习(54%)、进行学术研究(45%),以及辅助学生工作(32%)等方面。不同岗位的教师在使用生成式AI的用途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近六成(58%)教学科研人员最常使用生成式AI进行学术研究。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辅导员则更多地将生成式AI用于辅助个性化学习(53%、56%、48%)。

  近半数高校教师认为AI技术会取代某些岗位

  受访高校师生认为,生成式AI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丰富学习资源(学生:55%,教师:49%)和创新学习方式与体验(学生:57%,教师:55%)、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学生:36%,教师:32%)等方面。

  在消极影响方面,高校师生普遍担忧生成式AI导致的隐私泄露风险和可能取代某些岗位的问题。在生成式AI可能取代某些岗位方面,高校教师(49%)的担忧较学生(39%)更为显著。

  

  超六成高校师生对生成式AI感到焦虑

  麦可思研究发现,大多数高校师生在积极拥抱生成式AI的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数据显示,被访高校师生中超六成对生成式AI感到焦虑,其中非常焦虑的比例为14%。

  具体来看,教师感到非常焦虑的比例为16%。其中,教辅人员非常焦虑的比例最高(19%),其次是教学科研人员(17%)。学生感到非常焦虑的比例为13%。其中,研究生感到非常焦虑的比例最高(20%),其后是高职生和本科生,分别为13%和11%。

  总体来看,目前生成式AI在高校师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技术依赖性、学术诚信受损、隐私保护等问题都是必须认真对待的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使AI技术在教育领域产生积极影响,高校应该适时开展相关课程引导高校师生正确使用AI工具,本次受访的高校师生中,有七成高校师生表示其所在大学提供生成式AI工具相关培训或课程,这显示出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生成式AI的应用较为重视,也提示未开展相应工作的高校需抓紧推进相关工作。

  据麦克思研究院数据说明:

  本分析所用数据的挂网时间从2024年10月10日开始,到2024年10月14日结束。收回有效答卷共3297份。研究样本收集方式是挂网,无抽样及其检验,分析结果仅代表参与答题高校师生的想法。数据收集、分析与解读由麦可思完成,仅供参考。(策划:赵莹 许磊)

编辑:瞿凯侠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