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杨峰:你奔赴“热爱”的样子很美

2024-10-17 09:49:37未来网

  在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总结大会圆桌论坛中,上海电力大学杨峰老师这样说道:“对于青教赛,我并不是天赋型选手,历经层层选拔和培育,不管是对我热爱的教学,还是整个团队来说都是很好的历练,但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学生,这也是我坚持参赛的最大动力。”虽未登顶,攀登的路上亦有风景;坚持热爱,每个普通人都能闪闪发光。从她的发言中,让我们看到了也感受到了,一个在热爱中探索、在热爱中坚持、也在热爱中不断寻求与奋斗的模样,它是生动的、是震撼人心的、也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且有向阳而生的力量。

  

  老师的样子就是学生的样子

  了解杨峰老师的学生都知道,每到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她都会对新同学来一个“约法三章”:第一,对每位同学采用五步作业的闭环处理法,并承诺,每一份作业都会细致批改;第二,期末考试不划重点,不考原题,最后一个教学周也会继续上新课;第三,不拷贝给学生课堂PPT,需要的同学可以到智慧树平台上查阅。对于这个 “约法三章”,杨峰坦然道,“与其说是对学生的‘约法’,不如说是对自己,我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也将自己‘约’入其中了”“不说其他,单就一个批改作业,一个班的学生一般也要用整整一天时间,这还不算周末。”有一次为13名重修生批改作业,就用掉3个多小时。至于她实施的“五步作业闭环处理法”则更费时费力。所谓“五步”,指的是作业批改要走“学生做-老师批-批后再讲解-学生订正-老师再批改”的五步流程。为了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杨峰不会只在学生作业本上批一个“阅”字,而是每一道题的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批改、批注,批后还要敦促学生逐个订正,直至学生把知识学懂学透。“这么多年我按这个方法操做下来后,觉得效果很好,虽然自己辛苦了点,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原理和应用,又能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杨峰说。

  “看着杨老师在作业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一遍遍地为我们订正、讲解知识点,我觉得我们都不忍心不好好学功课了。”“我们的每一分努力和付出,老师也都会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每当我们交上精心完成的作业,或是经过反复修改后取得显著进步的作业,杨老师总会在本子上写几句鼓励我们的话。” 新能源专业大二的学生王子涛兴奋地展示着作业本上一页又一页的批语。

  面对学生们偶尔的“小聪明”——试图通过PPT等捷径来快速掌握课程内容,杨峰总是摇头拒绝。她认为,经典的知识永远蕴藏在厚重的课本中,只有沉下心来细细研读,才能真正领悟知识背后的深度逻辑关系。这样一来,学生们在上课时不得不全神贯注地听讲,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信息。每个学期到了第16周,杨峰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学生讲新课,她相信,只要学生平时跟着她的节奏认真学习,期末考试就是水到渠成。结果也不出所料,她班级的学生过程化成绩总是一次比一次进步,因此她所带的课也成为学生口中的“金牌课”。“教书于我,有累、有苦,但更多的是热爱,学生于我,是生、亦是友,但更多的是对他们成才的期盼,我始终觉得老师的样子,就是学生的样子。正所谓,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一群人的样子就是大家的样子

  你能想象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置身于优雅、宁静的房间一隅,围坐在舒适、精致的休闲区煮炉品茗吗?或许你可以在能机学院的“缘聚坊”里找到现实的模版。“缘聚坊”是能机学院多年的工会工作品牌,杨峰老师担任分工会主席以来,为学院教职工倾力打造教工小家,不断提升品牌效应。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这小小一坊间,展呈的是能机大家庭的精神风貌。学院教工小家搬到临港校区后,杨峰总在想怎么让这个“家”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温度。“刚接手工会工作时,有些懵懂,有时为搞好一个活动,也会焦虑、失眠,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我渐渐明白我身后总有一群人在为我打气、鼓劲儿,由此我对这份工作有了信心,也有了新思路。”于是,杨峰开始从创新思路,打造品牌入手,逐渐有了“妈咪小屋”“e读书”“逢五逢十DIY生日会”等工会系列项目的建设,现在这些创意项目已然成为大家心中的一个个“小确幸”了。“让学院工会小家成为大家愿意来、来了不想走的地方,就是是我追求的目标。”杨峰说。

  每逢工会活动时,杨峰会化身策划师,全院教职工也会不约而同的各司其职,有的布置场地,有的搬运物资,有的组织人员……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包饺子”,大家仿佛像设定了自动程序一般,不是你包饺子就是我擀皮,每个人在这个“家”里自动补位、相互配合,没有推诿、没有懈怠,共同把事情做到极致。“从刚接手工作时的焦虑到现在从容和淡定,使我明白一项工作只要做到了聚人心、暖人心,就一定能得人心。在能机这个大家庭里,让我感受到一群人的样子,就是大家的样子,它温暖而有力量。”

  其同事王昊老师无不感慨地说,“杨峰组织的活动,我们都充满了无限期待。因为大家都知道事情交给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已成为同事对杨峰的公认评价。”

  对待自我的样子也是对待人生的样子

  用真心、爱心对学生,用诚心、热心对同事,留给杨峰自己的却是一个始终对事业、生活保有执着热爱的恒心。在备战上海市青教赛期间,杨峰说自己都有点“魔怔”了,除了教学工作外,她业余时间都扑在了赛事准备上。在制作参赛PPT的过程中,她从边框的大小到色彩的搭配再到封面配图,从视觉效果的呈现到内容的精炼,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无数次的推敲与打磨,甚至对PPT页与页间的一个过渡句都斟酌了20稿,后来还把这些句子讲给学生、同事、甚至女儿听,听取各方意见。“那段时期杨老师为了备赛经常会在办公室里演练到凌晨一两点钟,我们早上到办公室才发现她不仅修改完了前面打磨的所有问题,又早早开始了新的演练,老师的执行力让我们总觉得自己不百分百努力都对不起她的付出。”杨峰老师的研究生覃晓说。除了教学,在创新创业方面,杨峰坚持扎根基层、服务企业,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深入走访企业124次,每次去企业,她的认真劲儿都让大家把她误认为来学习的学生,但听到她对工程问题的深入剖析后,又对她的专业性竖起来大拇指。为加大产教融合宣传力度,她用一年的时间撰写了新闻报道42篇,与她同时挂职的外校老师还曾开玩笑问她是不是辅修过新闻专业。为兼顾学校和挂职单位的工作,她路上的时间都调整到了早晨或晚上,赶早晨6点、晚上10点的高铁已变成家常便饭。在1个多小时的高铁上,笔记本上键盘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城际大巴车上,她的脑子也在进行着不同频道工作的切换。

  教学要投入,科研也要跟上。杨老师敢于给自己“压担子”,在科研项目研究中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她连年主持国家电网合作项目,精心指导学生夯实基础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炙热的输电线路塔架上、覆满冰雪的输电导线上、火电厂汽轮机的轴瓦上,都留下了她带着学生赶赴工程第一现场的身影。同时,她把自己的科研经历反哺到教学中,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成功闯入挑战杯国赛的“悬挂式输电导线异物带电拆除装置”项目负责人梁昱赫同学说,“杨老师指导我的不止是一个项目、一个奖状,她对项目孜孜不倦的创新和完善,激发了我们全体队员的创造灵感,她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是我对待今后人生的样子。”

  从花9小时去准备临时调给自己的相对熟悉的三节课,到线上教学时为一门课录入了3000多道题目的试题库;从147页七万多字精打细磨的教学设计,到80页的手写教学逻辑手稿;从半夜凌晨2点赶赴到上海的身影到次日早晨如约出现在8点20分的课堂里……这些都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已然变成杨峰内心深处对自己一贯的要求,这些是她对教育、对教学、对科研热爱的真实流淌,也正是怀揣着这份单纯的热爱,让她的“样子”真正印刻到学生、同事的心里。采访中,不经意间翻开了杨峰小女儿小时候的图画本,里面有一些特殊的涂鸦,有很多“勾勾”或者“圈圈”……这一刻我明白了杨峰的“热爱”是什么样子。

  “简单爱你心所爱,世界也会变得大了起来”,这是杨峰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她说,只要保有热爱,人生格局一定会变得意想不到。确实,人一定要热爱点什么,犹如草木对光阴的钟情。杨峰找到了她自己热爱,这种热爱让她的心中有火、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这种单纯、执着的热爱也让她的世界、她的人生变得宽广而有质感。

  在这里也由衷地向她轻轻道一声:谢谢你,杨峰,让我们遇见了“热爱”,也让我们知道了“热爱”的样子,愿你在这份热爱中,被岁月温柔以待。(通讯员:樊丽达)

编辑:耿玥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