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保研+拿国奖!他用坚持和热爱,成就自己

2024-10-15 11:03:45未来网

  “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他是头脑清晰的探索者,是慎独自律的追梦人,如今,他成功保研至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他叫胡桂银,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胡桂银,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现已推免至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曾获第七届四川省大学生创作大赛三等奖,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23年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两次获西华大学四川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项奖学金,五次校级一等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学术夏令营优秀营员,主持一项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主持一项西华杯项目(登峰计划),发表学术文章两篇。曾任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会副会长、思政问渠读书会会长、2020级思政团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室成员。曾受西华大学学术期刊部邀请作经验分享,连续两年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生分享经验,预推免期间获得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offer。

  

  保研是阶段性奖励 而不是最终目标

  对胡桂银来说,计划制定得越详细就越容易陷入纯粹的幻想当中,但为自己做长远的规划与短期目标却是必不可少的。初入大学时,他便对未来几年做了简单的规划:认真学习是基础,大一确立对学科的兴趣;大二探索学科中感兴趣的方向;大三正式确定未来的方向。胡桂银认为,只有产生了兴趣和乐趣,才能在一个领域不断地深耕,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大一大二时,我了解到学院保送的师兄师姐都非常优秀,我从一开始对自己没信心逐步转变到以此为目标进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胡桂银将心态放平、默默耕耘,“保研是做好一名学生本职的阶段性奖励,而不是最终目标。我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学习就是本职工作,而保研则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即使不能保研,也要好好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在继续深造和直接就业的分岔路口,胡桂银把思想家老子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当作自己的座右铭,“目前我认为自身还不具备踏入社会工作的素质,感觉自己书还没读够,所以选择继续深造。”他时常感到知识上的空虚和眼界上的狭隘,受制于这种感受,他坚定地选择以学生的身份再多看一些、多探索一些,于是他选择了提升自我、继续深造。

  在不断摸索与攀爬的过程中,胡桂银逐渐找到了自己热爱的领域。文科教育背景让胡桂银的生活充满了浓厚的阅读气息,他酷爱诗歌和杂文、善于观察和发现平凡生活里的美好,常常将所观、所想、所想写成文学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文学带给自己精神上的富足与充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胡桂银不断地纠结,究竟是坚定目前正在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是转向更感兴趣的文学专业?经过漫长而谨慎的思考,胡桂银最终还是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他说:“文学是一份热爱,但思想政治教育于我有着太多特殊的意义,是我想一直探索的领域。”于是他选择在思政教育领域继续扎根、生长,并始终保持对文学的热爱。

  选择是一时的人生,但人生是永恒的选择。在本科四年的学习路上,胡桂银清晰地明白自己为何一往无前,怎样一往无前。在心中种花,奋斗的路程才不会荒芜,在不断向上攀登的旅程中,胡桂银始终保持着积极但不激进、淡然但不躺平的心态,经过不断地努力,胡桂银被预推免至湖南大学。

  每个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推免只招收7人。对胡桂银来说,选择湖南大学作为保研目标院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要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同伴竞争与切磋。他将这段过程称为“从前期面试准备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到真正面试时的‘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在保研面试前,胡桂银有许多焦虑和烦闷的时刻:不知道老师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不知道是否会有突发情况……虽然常常产生“走夜路”时的迷茫,但胡桂银还是做好了一切准备,不断夯实专业课基本知识点和面试的基本技能点。在面试时,他不拘泥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大胆和面试官交流观点,自然投入到了“忘我”的状态。基于他不懈的努力和优异的表现,胡桂银成功拿到了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的offer。

  为什么选择湖南大学?胡桂银的兴趣方向和湖大导师的研究内容很匹配,而这位导师只有一个学硕名额,胡桂银成为了这“唯一”的幸运儿。成功不是突然降临的,而是胡桂银大学三年的不断积累与沉淀造就的,没有时来运转,只有卧薪尝胆。“其实还有一个私人原因。”胡桂银十分幽默,“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我本人比较嗜辣,也想尝尝湖南的辣椒辣度是否胜过四川。”

  大学四年里,胡桂银非常注重时间的合理安排。每晚保证8小时睡眠、养成午休的习惯以保证一整天的充沛精力。平时,他也会通过阅读、健身等各种方式来释放学习的压力。在预推免冲刺阶段,胡桂银的压力达到了峰值。“有句话说‘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付出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我也秉持着这种信仰,深信困难的时候可能就是扎根的时候。”他说。

  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胡桂银全力向上,将自己的心灵朝向阳光最灿烂的方向,去拥抱更多的可能;他也全力向下,伸张自己的根系,扎根在所爱的土地。

  文字让人体验无法经历的人生

  书籍可以带着心灵邂逅

  胡桂银经常与比自己优秀的人对话,如在专业领域深耕多年的老师、榜样同学,在一思一辩的过程中,常常让他受益匪浅。在谈及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帮助时,胡桂银说:“我从来不是最优秀的学生,我感觉自己是一个‘三棱镜’的角色,折射恩师投给我的光芒,只能感恩与蹈厉,尽可能地发光发热,温暖他人。”他非常感谢薛新国教授、徐雨飞博士、徐佐彦副教授等诸位老师的谆谆教诲,以及身边同学的包容和启发。

  最是书香能致远,胡桂银将阅读融入日常生活中。文科专业不仅要在自己专业领域上深耕,也要了解理工科的相关知识。他连任两届学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会副会长、思政问渠读书会会长,十分珍惜在研读会和问渠读书会中的宝贵经历。他不仅阅读到了大量的书籍,还收获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在胡桂银看来,每次读书会都是一次补习,与老师一对一的交流能有效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成事不易,在研读会和读书会工作的实践锻炼中,每一件具体而微小的事情都需要倾注大量心血,我也成长地更加包容。”更为重要的是,在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以及历史、历史等书籍时,研读会和读书会秉持‘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在马传马’的原则,让胡桂银对马克思主义的轮廓认识更加清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加坚定,也更加坚定了其硕士研究方向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有人疑惑,读书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益处,那么我们为何读书?对此,胡桂银说:“马克思主义讲量质变规律,量变引发质变,质变基础上新的量变。所以广泛阅读,无远弗届,益处就在一个无风的午后到来。”或许读过的书会成为过眼烟云,但那些花在书本上的时间,会在某个时刻带来回报,在气质、胸襟、精神上带来潜在的富足和丰盈,带来冲破困难的强大力量。

  阅读对于胡桂银来说不仅是增长知识的过程,更是让自己变得更辽阔的历程。“读书让我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人无疑是局限至极的,我只能看见这么多,读书能达到、摧毁我们之间时空的‘巴别塔’。”脚步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可以载着思想飞扬,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可以带着心灵邂逅。

  只有不断地阅读,才能不断地提升自我,将人生的方向盘紧紧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心中总会升起沧海一粟的渺小之感,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手中的拼图拼凑属于自己的世界。”他说。

  谈到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时,胡桂银提起对自己影响很深的一句话:“河出潼关,因太华之阻而增其奔涌;风回三峡,因巫山之隔而显其怒号。”如果你们成就斐然,也要记得,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怀抱着这样的信仰与热忱,胡桂银走向了属于自己的灿烂明天。(通讯员:曹渝 陈勃含 李梦蝶)

编辑:耿玥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