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11:02:29未来网
连续三年排名专业第一,获多项竞赛荣誉。她热心公益,不忘初心,扎根社会服务实践,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她的路途只有数不清的风景。她叫张巧佳利,西华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2020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已推免至西南财经大学。
张巧佳利,中共党员,法学与社会学学院2020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曾获2022年度国家奖学金、2023年度“西华之星”、2023年“大学生年度人物”、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学科竞赛,累计获得省部级奖项7项;曾参与社区治理、乡村振兴、弱势群体帮扶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参与省级市级社会治理相关课题3项,产出论文1篇。以负责人身份面向社区残疾人群体进行调查研究,获得大创省级结题;热心志愿服务,志愿时长累计超过400小时。
厚积薄发,以赛促学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刚开始接触专业能力的学习时,“用生命影响生命”这句话就在张巧佳利的心中扎下了根。刚进入大学,张巧佳利就早早定下学习的目标,制定起了学习计划。她在学习中,努力钻研,勤于思考,积极请教老师,用思维导图梳理所学内容,学习效率不断提升。在英语方面,她积极练习英语口语与表达,复习英语知识,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这些努力,都为保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与此同时,她积极将专业技能运用于实际,学以致用,在课外时间主动通过学生会等平台服务同学,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时长超过400小时,实践“助人自助”的服务性学习理念。
出于对专业的好奇与热爱,张巧佳利尝试走出课堂,矢志创新。张巧佳利开始运用专业知识参加相关比赛,希望为社会治理和公益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一时第一次参加校内举办的学科竞赛,她跟随学姐认真学习项目方案书的撰写,根据评委老师的意见优化项目书的内容,得到将研究思路可视化的启发,最终获得三等奖。从此,她对学科竞赛的兴趣与日俱增。
在省内的社会工作学科竞赛中,她主动承担起负责人一职。此时的她没有太多实践经验,在易地扶贫安置社区选题方面困难重重,不仅要考虑服务场域选择、聚焦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哪个群体等问题,还要考虑介入的方法。经过指导老师的细心点拨,张巧佳利及其所带领的团队转变思路,不再将服务对象聚焦于其中的一个群体,而是将重心放在两个群体的对话上,并站在第三方提供平台和资源,为服务对象赋能的角度,将服务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留给服务对象本身,成功晋级到了省赛。第一次完整制作一本项目方案书,这样的体验,让张巧佳利拥有了新的突破,也让她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四川省第一届大学生公益项目设计大赛上,张巧佳利带领团队成员再次参赛,终于不负所望,获得了省级二等奖。
从课堂到实践,张巧佳利用两年的努力,真正领会并践行了“助人自助”的理念,自身价值也在专业学习、服务同学与社会中得以实现。张巧佳利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实践,连续三年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不仅获得推免资格,还先后取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然而,张巧佳利并未止步。在了解到自己有机会保研后,她仔细研读了保研政策,制定了长期的学习计划,在课程复习上,她依旧是制作思维导图梳理知识。
此外,她继续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练习英语口语,并先后收到中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多所院校的offer。最后成功获得了推免至西南财经大学的资格。在课余时间,张巧佳利积极承担班级学生工作,将助人助己的素养融入服务学校、班级的工作之中,努力在发光发热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
开出不同的公益之花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取得好的专业成绩从来不是张巧佳利的唯一目标。张巧佳利说:“公益永远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它书写着生命的责任与回馈。”进入大学后,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和社会公益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我与公益服务的缘分起始于社会工作专业,它是我的船桨,助力我去寻找‘助人自助’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与其他热心公益,做志愿服务的同学不同,张巧佳利更注重用自己的专业挖掘可能的公益项目。从入校开始,她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却不仅限于简单的实践,更在于探索新的社会工作方式和新的治理方式。在学院谢缘、黄皓、冉连、王磊等老师的帮助下,张巧佳利积极投身于公益实践之中:她以负责人身份面向社区残疾人群体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达百余人次;带领团队探析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创新基层党建引领激发社区治理活力的新模式;带领团队参与彝路相伴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文化认同的公益实践项目,创新使用口述史记录方法;长期参与武侯社会治理枢纽型平台的相关工作,探索社会组织培育新路径……在探索社会治理更好更新的道路上,她始终保持着前行的脚步。
在众多志愿服务活动中,令张巧佳利尤为印象深刻的是成都社区信义治理学院开幕仪式的志愿者活动。“了解到这次的活动会涉及全新的社区治理领域之后,我很想抓住这次机会。”张巧佳利谈到。由于时间和路程的原因,晚上十二点,她接到了电话被告知可能会错过本次志愿机会,一时间,她有些沮丧。但是不轻言放弃的她仍坚定自己的选择,按照原计划在凌晨四点就做好了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小时后,张巧佳利还是收到了工作人员发来的通知。她回忆道:“为了帮助我在所学的领域内多接触一下新的理念、开阔眼界,他们绕着路开车来接我,我当时也是特别感动。”
正是因为这次机会,张巧佳利了解到“信托制物业”这一社区治理的新兴领域。抱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她不断去探索,在实习和毕业设计中,都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耕。于她而言,这也得益于她的坚持不懈。“因为那天早上的坚持,给我的未来增添了很多可能性和探索的机会。”张巧佳利感慨道,“在我们有能力有时间去尝试的情况下,就要多去尝试,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志愿服务,也许不经意间就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从社区治理、弱势群体帮扶、再到组建志愿者团队,参与防疫志愿和社区义工活动……她打心底里认为,为公益志愿做科研、做项目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心怀热爱,展望未来
公益活动为张巧佳利填充了社会工作实践方面的空白,也让她更加具有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张巧佳利谈到,参与公益服务不仅是对社会的回馈,更是一种提升自我、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里,参与公益服务会让自己浸润在以人为本、利他主义的环境里面,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整。”张巧佳利注意到,参与公益服务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和时间,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当谈到对未来的展望时,张巧佳利认为,研究生阶段,她希望继续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类的创新创业竞赛,探索内心的理想和追求,选择未来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继续从事公益服务方面的工作,把志愿精神和服务精神继续发扬下去。“‘公益’是一个最温暖人心的词汇,我们作为青年学生应主动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用我们的知识和热情,一起努力打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张巧佳利这样寄语学弟学妹。
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张巧佳利将继续投身于自己所热爱的领域。大学四年,她躬行践履,用爱心和行动,为社会点起属于她的一盏灯。在未来,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和她一样投身于公益,让温暖和阳光洒满人间。(通讯员:徐怡瑶 王彧 马康歪 李佳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