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非遗传承火了校园文化

2024-09-25 10:06:18未来网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山西大学渊智园中,同学们齐声诵读久经积淀的太极拳口诀要义,在一招一式中尽显以静制动的魅力,诠释以柔克刚的灵气。

  “真是神仙老师神仙课!”老师在课上表演翎子功、水袖功等各种绝活的画面被大量转载圈粉600万人次,山西大学晋剧鉴赏通识课一时间成了“别人家的网红课”,网友纷纷表达艳羡之情。

  火热进行的“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运动会上威武风生的龙狮表演,衣着大褂、手摇折扇的相声社团,非遗传承人指导下的传统拓印技术体验……

  在山西大学校园,当青春遇上非遗,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非遗文化浸润校园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正如学校党委书记王仰麟在山西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所述,学校致力于打造集非遗保护、传承、研究和利用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让非遗文化火在大学校园。

  在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展厅,300余件由来自山西省的50名剪纸、布艺、刺绣、草编、结绳、堆绫等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创作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观赏。师生们被色彩艳丽的作品所吸引,剪纸、布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生动鲜活地跃然于展示墙上。同学们驻足于非遗作品前,或观赏实物,或聆听讲解,或交流观感,通过各种方式,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初民学院2022级本科生牛菲感慨道:“每一张剪纸作品都是一段故事,一幅画,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非遗传承大师们凭借着巧妙的手艺和无尽的创意,将普通的纸张转化为惊艳的艺术品。这些精致细腻的非遗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的技艺,更反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历史,我为灿烂的中华文明而自豪。”

  这样高品质的作品展设在校园内,让师生可以近距离地体验了解非遗文化。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学生白雨梵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她平时与艺术的交集不多,之前对剪纸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过新年时窗户上的样式,展品中剪纸的多样元素让她眼前一亮:“原来剪纸的形式是多样的,古老文化的艺术魅力呼之欲出,非遗文化入校园,让我更深入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作品中有将剪纸融入布艺的新尝试,有利用皮革与刺绣进行深度结合的时尚作品,呈现出了与时俱进、迸发新生命的活力。“看到了展览中的许多创新元素,我意识到非遗艺术在时代改变下要不断创新与突破,传统文化才得以穿过时间长河以这样的形式与我们对望。”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胡文慧有着这样的感悟。

  除此之外,学校近年来还举办了数十场面向全校师生的文化艺术展览,让学生在参观展览中用心去感受艺术作品,感受其带来的情感共鸣或冲击。有“瓷韵九曲——新时代中原名瓷精品展”“黄河流域巡展”“国色丹青中国画山西教育名家作品邀请展”还有“表里山河晋印象国际版画精品展”“纵横仟墨—赵社英书法艺术展巡展”等等,在一场场展览中,师生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更好地在学校普及传承。

  山西大学是文旅部最早进行非遗研培的院校之一,培训与展览依托山西大学获批的古代壁画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非遗培训与作品展让在校学生可以近距离了解非遗传承的故事,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记者原紫璐和朱福平是在采访中和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杨秀玲相识的。这位61岁奶奶多年来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故事让她们收获颇多:“在听非遗传承人讲述故事时,我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对于技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不断精进,我想正是他们的这种热爱赋予了这些作品生命。我们在深入了解历史文化、传统技艺时,也增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考古文博学院,一场“承古拓今——走近传拓技术”的活动正在举行。同学们在太原市非遗传承人龙真指导下体验传统拓印技术。龙真边讲解边指导,从拓印种类讲起,用专业工具展示湿拓与干拓区别。他时不时走下讲台,帮助体验者解决拓印不平、宣纸破裂、墨色过重等问题。棕刷、墨包、喷壶……大家每人1份材料,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交流,感受非遗灵韵中的手艺与匠心,以指尖触碰历史的温度,用心灵感受文化的力量,待宣纸晾干后揭下,一份非遗作品完成。

  校园里这样的非遗技艺体验活动还有很多,“掐丝塑山河,盛世绘华章”活动中,同学们亲手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传统美术类项目——掐丝珐琅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精雕细琢,每一位同学都拥有了自己的掐丝珐琅画,虽形态各异,却都栩栩如生。同学们表示在此次活动中不仅提升了审美能力,陶冶了生活情趣,更感受到了掐丝珐琅画的独特之美,对美术中古典工艺的现代传承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更强的责任感。

  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了青年学子与非遗文化的距离,他们沉浸式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他们探索传统技艺,发现非遗之美,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在心底越扎越牢。

  非遗之花悄然绽放

  校园里,老师成为非遗传播的“点灯人”,打造立体的“沉浸式”非遗教学与实践空间,非遗之美在青年学子心中悄然绽放。学校依托晋剧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古代壁画、山西民间舞、形意拳和射艺等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和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声梆子传承千年,一股深情贯穿古今。山西大学音乐厅内,一阵锣鼓琴瑟,身着蟒服、头戴装饰有红绒球盔帽的唐王与皇后粉墨登场,他们和着唢呐咿咿呀呀地念词唱曲,引得台下观众纷纷叫好,掌声不断。这是学校“祝福祖国”百花奖美育作品展演《打金枝·坐宫》晋剧选段的一场演出。

  

  晋剧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艺术瑰宝,丰富校园生活,保护国家传统剧目的号召下,山西大学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艺术传承人王爱爱等多位晋剧艺术家受聘为基地的客座教授。引入名家为学生授课,带动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中华艺术瑰宝,关注传统文化发展,在网上走红的晋剧鉴赏通识课正是以此基地为依托开展起来的。“我们得以近距离触摸精美的戏袍和道具,甚至可以亲身感受不同行当的绝活儿,原本具有距离感的东西突然跨越时空触手可及,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体验。”董宇欣同学说道。

  山西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风水宝地,有着200多种民间舞蹈,其中晋中左权小花戏、晋北踢鼓秧歌、晋南花鼓等代表性的非遗舞蹈流传千年,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怎么能使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专业的角度被保护和传承下去?山西大学“山西民间舞”课程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从酝酿到初具雏形再到精心打磨,结合山西非遗舞蹈特色,总结提炼出系统化的民间舞理论,将山西非遗舞蹈独特的动作元素提炼整合为具有训练价值的组合动作,最终成为国家级一流课程,在多所高校舞蹈专业中推广使用。

  专业课之外,山西大学还设有内容涵盖文史哲经典与文化传承、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内容的通识课百余门。这些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

  2011年形意拳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山西大学获批山西省“形意拳”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在基地里,常常可以看到青年学子们一遍遍练习拳法的身影,出拳、踢腿、后撤、前进,一招一式间尽显功底。形意拳传人、青年学子们习练形意拳,高校教师们以研促学、研讨形意理论,规划形意武术发展,创新形意文化品牌。市级非遗传承人宋式形意拳嫡传宋宝贵是基地的客座教授,基地内还常常可见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连恒、晋源区传承人程建华等非遗传人的身影,他们经常与师生进行技法原理、历史探源和文化传承等内容的交流研讨,引导学生强身健体,激扬精神。学生在历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全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山西省学生武术锦标赛中,成绩斐然,斩获金牌一百多枚,并蝉联山西省大学生体院组团体冠军。

  射艺在君子六艺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华民族固有之弓箭文化体系,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山西大学射艺项目成为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对于射艺项目的传承秉持“德礼兼蓄,艺体并重”的理念,立足挖掘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复原和创编了部分古代乡射礼及中华传统箭阵的表演。通过体育课程、体育社团、校队三个层面,对射艺项目进行文化传承,不断扩大中华传统射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自2017年起连续多年在山西高平炎帝陵祭祖、全运冠军走进高平、炎帝故里元宵节表演、太原图书馆世界读书日、中国高平后羿杯全国射箭挑战赛开幕式、首届艾斯弈体育赛事博览会、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推广活动等舞台上展示中华射艺文化,创编了首套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中华传统弓箭操,为更多青少年参与射艺项目的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

  

  长拳、南拳、劈挂拳,刀枪剑棍、软器械轮、射艺表演番登场,在山西大学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长枪翻飞,短棍冲砸,运动员们一举一动,彰显武者风采,一招一式,尽展传统武术文化魅力。项目中不乏太极拳、形意拳、易筋经、五禽戏、少林拳、健身气功、八段锦等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武术。法学院吴雨涵在一旁看得热血沸腾:“我借此认识了解传统体育的众多门类,民族传统体育不只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为他们而感到骄傲。”青年学子在竞技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深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同感。

  

  非遗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从课堂到课外,从研学到传承,青年学子在触摸中华传统文化脉络,领略先人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肩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任。

  非遗种子落地生根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充盈的时代气息和青年的创新活力。在浓厚的非遗校园文化氛围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豪感,犹如一颗种子在青年学子的心底慢慢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成为非遗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

  

  广灵剪纸、孝义皮影、闻喜花馍等非遗项目,融汇传统与创新内容,嵌入戏曲、舞蹈、舞狮等多种元素,轮番登台呈现……2023山西省大学生“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在山西大学举办,山西省22所高校的220余名选手共述非遗,在保护与发展中焕发非遗光彩。在此之前,山西大学举办了校级比赛,特别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等专家担任评委进行指导,提升同学们对非遗讲述、非遗演绎的能力。同学们有的通过以剪窗花为线索讲述奶奶和孙女之间的亲情故事,有的在现场展示剪纸技艺,有的通过故事演绎出非遗传承的困境并点出守护传承的重要性。青年学子们梳理非遗项目发展历史脉络,讲述传承非遗故事,推介非遗技艺与文化内涵,迸发非遗传承新活力,探索非遗保护传承新实践,展现出青年和非遗碰撞出的风采:“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肩负弘扬非遗文化的使命,不让明珠蒙尘,将成就留给历史,把辉煌带给未来。”

  非遗传承就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需要一代代人之间历久弥新地接过对方手里的接力棒,无止境地坚守下去,创造出属于传统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未来。

  中国是舞龙、舞狮活动的起源地,2006年舞龙与舞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山西大学运动会上,龙狮队的出场总是伴着同学们的欢呼声和热烈掌声。步走麒麟,脚踩八卦,同学们扮演的小狮子扑跃登高,辗转腾挪,待狮群散开,蛟龙昂首,龙腾四海,成为运动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21年学校的龙狮社团成为山西省第一家龙狮社团,由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自发成立。成员各有所长,有的学过咏春拳,有的学过陈氏太极,还有人学过螳螂拳、形意拳等。“大家自幼都看着舞龙与舞狮长大,心中对龙狮运动早已充满了向往”,“龙头”扮演者马佳馨讲道:“大家想通过舞龙舞狮的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光大。

  

  在山西大学,像这样由热爱非遗文化的青年学子自发组成的社团还有很多。现有民俗与非遗学社、传统手工艺制作社、相声社团、晋剧传承社、挽弓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等传统文化类社团十余个。

  一张桌,一把椅,一折纸扇,一身大褂,笑博园相声俱乐部的成员陆续登场,由《众口难调》改编的传统相声,聚焦观众多样化需求,搭档配合展现深厚台词功底。《数来宝》快板打拍,说唱引经据典,《黄鹤楼》借鉴京剧唱段,点燃全场热潮,赢得满堂喝彩。数学科学学院统计学专业王孟涛很小就对相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感兴趣,在对非遗的推广传承中,他最有感触的是:“大多数人对相声等非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形式和表面,相声不仅仅有说学逗唱,有真情实意,有处事之理,更有深深的文化根基。特别希望能够在传承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让相声展现出永恒魅力、绽放出时代风采。”

  民俗与非遗学社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定期开展剪纸、绳结编织、脸谱绘制等普及性活动,在中华传统佳节举办校园活动,传承和普及传统节日文化。社团还组织社员开展田野调查,对古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等进行研究,开展学术沙龙。传统手工艺制作社员们一起学习交流山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内容包含剪纸、绘画、绣花、陶艺、编织等等。在传承技法的同时,社团还注重研究非遗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用青春之力传播非遗技艺。挽弓社学习张壁古堡少林禅弓院传统挽弓技艺,立足山西本土,传承山西文化,社团受邀参加第五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山西体育博物馆等地进行现场展演。

  从鉴赏、传播到技艺学习、作品创新,非遗的校园传承逐步迈向创新实践的新阶段。既了解非遗,又创新非遗,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块白布,五尺纱窗,一盏青灯,戏班子一响,光与影的照耀下,老艺人们在幕后,幕前世相百态故事娓娓道来。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孝义皮影戏,成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郭昊心中最暖的记忆。他与来自美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几位同学创办了“皮影创客“。他们找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皮影第八代传承人侯建川老师,他通过线上直播与团队交流分享山西皮影的发展。团队成员一起探索皮影创新性发展,收集、整理皮影相关资料,探讨关于“孝义皮影”的创新,打造出皮影课堂、皮影产品等版块,开发走进皮影、皮影地图、皮影十二时辰等不同内容。他们设计皮影系列文创周边产品,包括皮影风筝、钥匙扣、盲盒等,团队成员还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开设公众号、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宣传矩阵,改编传统皮影剧本,不定期将皮影传统剧改编为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山西孝义皮影,加入进来一起传承保护皮影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国粹文化得到传承。

  他们以青年人的视角、青年人的方式,主动了解非遗,探寻传统非遗如何能在新时代社会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古老艺术技艺重焕青春。

  电子商务专业的刘超从小热爱面塑艺术,他结合所学专业成立了山西令德湖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弘扬面塑非遗,带动家乡经济建设。在面塑的发展过程中,保存问题曾经困扰了好几代人,作品易霉变开裂、变形褪色。学院“创业实践营”搭建了校内多学院、校外多企业的沟通学习平台,在多方专家的帮助下,成立了国内首创的面塑材料研究基地。专业老师的全程指导,使创新训练更加系统规范。《晋塑欣颜——陈面成塑,国艺中兴》项目基于互联网大环境下的非遗传承与创新创造,吸引了多学科、多领域同学的加入。队员们走入乡村,挖掘文化根源;构建产品体系,搭建完整、高效的商业模式;走向市场,打造多渠道协同联动的市场网络……最终,项目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银奖。

  用年轻人的话语讲好非遗故事,山西五千年文明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厚重多彩。纱阁戏人被列入第三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婕撰写的《平遥纱阁戏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西省保护成果丛书》第一辑。丛书由山西大学、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北岳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纱阁戏人,是集纸扎、彩绘、剪纸、雕刻、戏曲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民间艺术。为了深入探究纱阁戏人的历史发展与生存境遇,在搜寻阅读文献资料基础上,杨婕多次实地采访纱阁戏人的传承人、地方文化工作者、纸扎艺人以及当地民众。传承人雷旺盛告诉她:“好多纸扎花样人们见都没见过,我也想过弄个展览,把这些都展出来让人们看看,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没实现,还得靠你们去宣传。”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杨婕对纱阁戏人的了解也愈发深刻,对平遥地方文化也有了新的认识。她记录纱阁戏人的生成、演变与传承脉络,思考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为纱阁戏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之道,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精彩的山西非遗发出青春之声。

  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云霞,辉耀千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有中华儿女的代代相传而璀璨,因有青春力量的点滴汇聚而绽放。山西大学持续用非遗点亮校园文化,古老的非遗文化正在校园里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讯员:蓝匀)

编辑:耿玥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