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2 10:31:59未来网
在山西大学有这样一门课程,它是教育学与工学的巧妙交叉与自然融合,兼具教育学的精巧韵味与工学的严谨品性。“教育工学”课程指向教育工程师类人才培养,是“应用教育学”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是解决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发扬综合性大学教育学专业特色的重要依托。
课程共有四大版块,“工程视野中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中的工程行为”“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的工学转化”“教育工程师”,分别回答“工程视野审视教育学何以可能”“如何以工程视野审视教育活动”“如何进行教育工学转化”以及“如何培养教育工程师”这四大问题。通过课程的层层递进,学生透过工程的滤镜对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教育工程师的职业意识逐渐萌发,教育工程师的职业能力逐渐养成,教育工程师的职业风范初步显现。
一起走进“教育工学”课堂,感受工学滤镜下教育学呈现出的异样华彩,在知识的交叉地带,我们一同探索教育学的另一种书写方式,见证稚嫩的教育工程师在这里初露头角,云程发轫。
打破知识壁垒 领略别样教育学风采
“教育工学”的第一课从查特斯的个人命运讲起,讲他学术生涯的坎坷失意,也讲美国国运的起承转合,从20世纪40年代美国“务虚”风格在教育领域的滥觞解释了教育工程师“求实”“求用”的理论构想长期沉寂的必然,同时也揭示了教育工学在当时当下复燃的可能,流畅地引出了教育工学的缘起。学生们似乎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不符合他们对于教育学课堂的想象,但是这样的时刻在教育工学的课堂上是屡见不鲜的。
2022级教育学专业张皓炜回忆起上课的情景:“刘庆昌教授从不拘泥于教材顺序,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加涅和梅里尔代表的教育心理学从事的工作为课程的导入,教育活动中的生动鲜活的工程行为十分吸引我,我了解到了心理学与教育技术的第一次碰撞是如何发生的。”
“教育工学”的授课教师刘庆昌正是这样以其厚重的知识素养、丰富的社会阅历为教育工学的课程增色不少。他长期耕耘教坛,深度钻研教育工学,从1990年代开始提出“教育工学”的设想,与教育哲学、教育科学、教育技艺,共同构成“哲、理、工、艺”四个研究层次;2007年以来,陆续发表关于教育工学方面的系列学术论文,2016年出版专著《教育工学: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理论探索》,从而实现了对于“教育工学”体系的理论建构,成为教育学领域第一本展开教育工学研究的理论著作。在学术层面,以《教育工学》为中心的教育工学思想体系,在学术界取得了持续不断的学术影响,并荣获山西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教学层面,自2009年教育工学正式被列入作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本科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教育学知识结构,启迪了学生的教育学思维,截至目前,在刘庆昌教授的引导和帮助下,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围绕教育工学主题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老师对于系统工程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也是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贯通了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甚至社会学等多领域,经常引得我们连连惊呼‘这是什么级别的最强大脑啊’。”跟随刘庆昌教授学习的经历令王文靖终身难忘:“在讲到教学设计在我国演变发展历程的时候,刘庆昌教授经常会穿插一些自己当教师、当校长时候切身经历的一些小故事,为我们真实地还原操作层面的教学设计经历了怎么样的一个演变的过程,让我直观地理解教学设计中的工程内涵,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学是‘有用的’‘可用的’。”
教育工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它打通了教育学与工程学的知识壁垒。对于走进教育学的初学者来说,他们几乎是习惯性、常识性地将教育视为一种近乎艺术的人文性实践活动。教育工学破除了分科知识的壁垒,引导学生创新地从工程学的角度去考察教育活动,以实践的眼光、操作的兴趣审思教育实践。在教育工学的课堂上,教育不是感性的、即兴的、抽象的,而是理性的、设计好的、具体的,教育活动的结构性、程序性、标准性经工学的审视自然地显现了。具有工学素养的教育工程师将教育活动视为目的明确、结构明晰的程序运动,教学活动遵循效果、效率优先,兼顾善与美的原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似乎看到了教育学的另一个切面,品味了教育学的精细与严密,领略了别样的教育学风采。
转换教学范式 共探应用教育学典范
教育工学是应用教育学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教育学专业转型转向的重要尝试,是培养教育工程师的重要依托。现阶段教育工学的课程面向山西大学教育学专业大二的学生开设,从微观的课程体系来说,教育工学构成了应用教育学课程体系中的承接性、中介性的部分,为接下来的教育学分流做好了知识层面的准备;从中观的专业建设来说,回应了新时代综合性大学教育学专业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从宏观的人才培养来说,教育工学服务于以培养教育工程师类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学专业拔尖人才建设,回答了如何在新文科建设中培养符合综合性大学特点的特色教育学人才的问题。
教育工学的教学一改传统理论教学的范式,以一个个有趣的思维训练、一个个形象的比喻串联起了课堂,在阵阵欢笑中,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2022级教育学专业张续赢讲道:“在解释知识的‘哲、理、工、艺’四层次时,刘庆昌教授画了一棵高耸如云的大树,说道知识的分门别类本质是我们浅层次认识世界的方式,深入其中就会发现真正高深的知识都是相联相通的,树根钻得越深,树冠越能够在云端相遇,所谓高深知识越深才能越高。”这棵画风简陋的大树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下了课大家还围绕白板前热烈地讨论。在介绍知觉、感觉概念的时候,刘庆昌教授用了构词分解的方式,将其界定为“感觉就是因为感受到所以知道,知觉就是因为知道所以知道”,这样的措辞一下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当刘庆昌教授引入知觉的心理学定义进行比照的时候,教室里顿时响起学生们恍然大悟的会心一笑,在这个时候,刘庆昌教授又顺势引入“讲授”和“接受”这一组概念,学生们兴致勃勃地采用构词分解的方式试着分析,不仅深刻理解了这一对常见的教育学概念,而且亲自体验了构词分解法的使用过程。诸如此类不着痕迹的思维训练,在教育工学的课堂上经常发生着。
教育工学是开展“应用教育学”专业试点工作所依托的关键课程之一,是以新文科理念为指导来深入开展教育学专业改革的关键一招。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工学课程为如何解决新文科建设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矛盾,如何处理共性与个性、专才与通才的关系做了良好的示范;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教育工学课程为学生描绘了一个清晰的教育学专业人才就业的前景:指向实践的卓越教师、指向理论的教育学研究者以及指向贯通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教育工程师。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更加明白何为“教育学之应用”何为“应用教育学”。教育工学课程做到了从整体上服务于应用教育学专业的综合建设,为教育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培育立体思维 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工程思维是一种非典型的教育思维,但却是一种实用的立体思维。通过教育工学课程,学生不仅更加“懂教育”,更加“懂工程”,而且学到了一种“会转化”的思维方式,一种围绕实践需要进行能力升级与重组,更好适应社会变化的思维方式。从这个层面来说,教育工学课程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学本身,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更加丰富的意涵,而且具有更加广泛的精神价值。这是其他教育学课程难以实现的。
文科教育不仅是一个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经过历史积淀,教育学中凝聚着民族的思想精神与聪明才智,具有挖掘不尽的思想力量和艺术潜能,既是思想文化的巨大宝库,也是滋育后代的精神源泉。恰如其分的教育学的学习体验不仅有利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素质的养成,而且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同样有所增益。开设教育工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教育学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理论研究者的亲身示范,给学生一种精神的熏陶滋养,树立纯正求索的思想品格,养成独立深邃的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刘庆昌教授从1996年对于教育工学的微弱直觉谈起,到2001年工学概念的扎根,再到2007年第一篇教育工学文章刊出,一直谈到2024年教育工学的系列成果入选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术文献,为学生完整呈现了一个研究选题是如何在研究者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逐渐成熟起来,如何与教育学研究的时代需求相契合,如何与教育实践互相校验,进而以论文、著作以及教材的形式为更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和接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理论从无到有,从薄弱到丰满的过程,也自然能够感受到其间流淌着的学术的魅力。
现已保研复旦大学的2020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赵浩博曾坦言,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 “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学出来可以干什么”“文科是否无用”等问题,都曾困扰过自己。刘庆昌教授的教育工学课程可能就是在以一种更加深刻的方式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答复,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教育学没有义务去直接回答或完全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学好教育学,更具体来说,学好教育工学,掌握一种教育工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二者之间的对接问题,以更加谨慎、从容的姿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或者去改善教育实践。很多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也就是受到了这门课程的启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了攻读教育学方向的研究生。
作为一门教育学的研究学者,刘庆昌教授在课堂上从不回避诸如“教育学无用”之类的质疑,他坦言教育学不是实用之学,但他同时也会告诉学生,采用一种实用标准来衡量人类的知识和思想会不可避免地使人类更加狭隘。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无用之学的存在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独特性和价值性,不至于使人沦落成终日和自己的镜像打架的猫咪。教育工学课程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知识的启发,更让学生获得了一种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精神力量。教育工学传达了一种知识论的立场,包含着整体的思维、实践的眼光和操作的兴趣。由此,学生在教育工学的课堂上,学到了一种善观全局的智慧,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敢想敢为的精神,一种更加茁壮的成长力量。
教育工学在整个教育学领域中实属创新,但刘庆昌教授却不愿以其为自己的标签,他认为对于知识进行个人的标记,既是对于知识的局限,也是对于个人的局限。这也正是教育工学课程给学子最有价值的一课:创新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要敢于攀登知识的高地,以人类的名义去探索知识的边界,一定能够领略学术前沿那一番别致的景色!(通讯员:鲁沛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