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 08:32:00未来网
9月8日下午,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北京举行。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必友教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彭必友,高校从教二十载,他始终坚守教育一线,以满腔热忱投身于教育事业,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改革,展现出了为人师表的优良风范。
彭必友,西华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授。“新材料与加工”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担任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四川“新工科”教指委委员、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指委等职务。负责的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成果获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负责的课程获国家一流课程、教育部“拓金计划”示范课程、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正高组二等奖,获四川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担任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手。
高校从教二十载,在学生眼里,彭必友不仅仅是一名专业教师,更是同学们逐梦旅途中的伯乐,在学业、就业、创业上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陪伴。作为一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师,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和事业观,创新教学方法和专业转型路径,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有才有型”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
初心如磐 勇担教育使命
从西华毕业后,怀揣着教书育人梦想的彭必友,成为一名西华的教师,继续从事他热爱的材料加工教育和科研工作。
20年来,他始终立场坚定、思想进步,热爱教育事业,立足本位履职担当。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专业负责人,彭必友和教师团队一起,直面挑战、砥砺前行,以“国之重器—八万吨压力机”为原型,构建起具有专业特色的“三梁四柱”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竭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素养维度、能力维度、知识维度的拔尖创新人才,其创新成果获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如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彭必友牵头组建全国产教融合型虚拟教研室,吸引来自南方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56所高校、14个社会团队、20余家企业单位的300多人加入,获批四川省虚拟教研室,助力西部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此外,在彭必友与学院众多老师的努力下,所带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认同度大幅提升。在新工科改革与创新型教学方法的引导下,毕业生的能力达成稳步提升,获得了用人单位与升学目标院校导师的普遍认可,部分学生在工作单位或就读院校还会与彭必友保持着长久联系。
立德树人 稳筑根基显成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彭必友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和激情,创新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他和团队一起创新性开发了“产教融合导向的综合引导式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从低阶浅层学习向探究性高阶学习转变,从学知识向能力提升转变。该教学方法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了正高组二等奖,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设计大赛(3D/VR/AR赛项)中斩获全国一等奖。
在学生们的心中,彭必友的身份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教师,是他们的学业伙伴、就业伙伴、创业伙伴。他为学生们排忧解难,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的学业保驾护航,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学业伙伴。对于在课堂上的重点难点,他在课后会花大量时间耐心答疑,对于专业素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决。早在2014年时,彭必友就在腾讯课堂开设直播,经常牺牲自己的周末休息时间,通过线上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现在,彭必友也充分发挥线上资源与平台优势,通过近20年对所授课程的深耕,主编完成《材料成形CAD/CAE技术与应用》等教材6部,在智慧树、易班优课等平台上线了学习资源,获智慧树平台年度精品课。
作为双师型人才,彭必友十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和团队教师肖兵、余玲、何红等老师与学生共同创办“成都传奇三维扫描创新工作室”,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余项,在“互联网+”等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近年来专业保研学生三分之二出自该工作室,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敢为人先 躬耕教坛建新功
多年来的刻苦钻研,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愈加多元,学校课堂的教育教学如果继续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就会落后于时代,其直接反映为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欠缺,学习动机弱,教学效果差。为了不让这样的现象出现在自己的课堂上,彭必友教学团队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基于MIT新工程教育转型(NEET)和I2E2的新工科培养机制,逐层构建了课程群新模式下的“前后贯通、相互衔接、逐步进阶、学科交叉”教学项目。数字化技术课程群内多门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省级线上一流课程、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等。
彭必友负责的一流课程群课程幽默生动,难度适中的项目制创新教学方法促成学生“兴趣-挑战-成就感”螺旋式上升,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许多毕业多年后的学生回忆起彭必友时说:“很感激彭老师,他的教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向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对我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彭必友和团队教师们一起,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构建“三全”学业规划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实现学生从“大一时的茫然”到“大二大三时的了然”再到“大四时的欣然”的专业认知认同的蜕变。其团队教师在全国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国家奖3项、省级奖1项,唐立新教学名师、宜宾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科教并进 相得益彰迸活力
高档数控机床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为解决传统高速冲床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等难题,他研发了新一代超高速超精密微型冲床,其产品在均胜电子等新能源行业得到推广应用,实现产值上亿元,并带动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他主持主研科技部重大专项、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等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50余项。彭必友积极打造教学科研团队,近三年来吸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周海洋、香港理工大学谭鸿、上海交通大学王若云、四川大学陈刚、黄冰雪等年轻博士5人,已形成多物理场直写成型3D打印、气溶胶喷射3D打印、超声摩擦3D打印等3个特色方向,团队入选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全国3D打印特色研究团队,已有两位博士拿到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彭必友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系统开发了一流课程群进阶式项目教学资料库,主编教材6部,虚拟仿真项目26项,负责的虚拟仿真实验室获批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少年强,则国强。多年来,彭必友紧跟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积极投身中小学科普教育,致力于做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引路人。他负责建设的“数字孪生与3D打印实践站”获批成都市科普创新基地,面向青少年开展多场科普教学,旨在建设一个从科学教育着眼、给青少年普及3D打印知识的科普基地,通过创设情境,丰富感知,激发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协作、有所发现。他兼任四川省什邡中学科学副校长、成都市“城市共享课堂”授课老师,为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等多所学校开展科普工作。
数不清多少个华灯初上的傍晚,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月夜,教研室的灯光和白墙印刻下彭必友辛勤的身影,他把最好的岁月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他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在他的心中,时光的故事还在续写,教育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教学科研上的一系列成就,不仅是对我的认可,更是对我今后教学、科研之路的鞭策。”彭必友说,“严谨教学、探索突破,始终如一!”(通讯员:王舒 龙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