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11:04:00未来网
这个寒假,西安石油大学“寻铁人·续传承”社会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走进铁人故里,从玉门老城到美丽乡村,从实地考察到调研访谈,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深刻体悟铁人精神的磅礴伟力。
西安石油大学“寻铁人·续传承”社会实践团的调查研究以铁人王进喜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主线,聚焦铁人精神的诞生地、发源地、实践地,听当地人讲当年事、叙当年情,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生动的故事、典型的案例中,领悟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文化意蕴和时代价值,上好扎根中国大地的“大思政课”。30多年来,学校共组织百余名师生参与铁人精神的社会实践调研,足迹遍布全国10余地,行程近4万公里。
1月16日-1月19日,实践团来到甘肃玉门,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铁人干部学院、玉门油田一号井、石油工人窑洞、铁人村、老君庙采油厂等12处进行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了石油工人、玉门市民、铁人村村民、青年学子等当地群众24人,整理访谈影音资料296分钟,超期完成既定任务。
一、回顾铁人奋斗史,重温玉门铁人路
玉门,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和第一个石化基地。王进喜十年玉门创业树“标杆”,十年大庆奋战成“铁人”,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
1月17日,实践团参观了玉门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追忆“铁人”王进喜光辉而伟大的一生。纪念馆共展出300余幅版画、200余张历史照片、50余组艺术展项和多件珍贵实物,详实生动地展示了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和辉煌形象。通过观看展厅内的陈列照片、场景复原、多媒体视频等切实体会到“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坚定信念,切实感受到了“铁人精神”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受邀在铁人干部学院进行学习交流。
实践团还来到了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跟随着村干部参观了王进喜故居、铁人留宿馆等地,进一步了解了铁人王进喜的成长历程、看到了铁人村的美丽“蝶变”。
二、探访油田老一井,重温石油摇篮史
玉门油田老一井是中国石油工人打出的第一口油井,是中国近现代石油工业的摇篮,曾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更是撑起了当时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
1月18日,实践团成员一一走过老一井、井架、抽油机、储油罐等石油工业遗迹,回望石油工人住窑洞、钻井采油、甩“洋油”的艰辛岁月。同时,了解到新时代的石油工人依然默默坚守在荒凉的山坳里艰苦工作,甘当石油河畔170余口油井的“守井人”,成员们更加坚定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使命。
三、今朝再踏辉煌路,不忘初心励志行
1月19日,实践团对石油工人、玉门市民、铁人村村民,和青年学子等群众进行访谈调研,了解大众对于“铁人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当实践团成员问及是否听过铁人的故事时,有一位石油女工骄傲地说:“我是油三代,从小就听祖辈讲铁人的故事,何止是听过,就连我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接受铁人精神的教育,和我说他要做小小铁人!”此外,对于新时代青年如何更好地传承铁人精神,受访者们表示“年轻人要俯下身子去一线,能吃苦、肯奋斗,在实践中感悟,在锻炼中成长。”令成员们所触动的是,每当提及铁人时群众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新时代的青年应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在人生全过程,融汇在事业、学业追求中,阔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据介绍,西安石油大学“寻铁人·续传承”社会实践团将始终追寻铁人足迹,溯源精神根脉,踏着铁人脚步走,在向着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接力跑中争做新时代“铁人”!(通讯员:郭丽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