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6人入选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3-06-01 10:23:00未来网

  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为进一步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服务等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决定,授予海洋沉管隧道建设技术创新团队等7个团队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授予马大为等26名同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授予丁文江等251名同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北京大学共6位学者获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他们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谢心澄教授、工学院段慧玲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李毓龙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邓旭亮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刘健教授。

  

  谢心澄,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1982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1988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校董事会讲座教授、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研究室主任、中科院国际量子结构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创始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段慧玲,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ASME Fellow)。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女科技工作者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门委员会委员,IUTAM(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IUTAM)Symposia Panel for Solid Mechanics委员。

  李毓龙,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基石研究员。2000年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生理及生物物理学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获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博士后训练,师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钱永佑。2012年回到北大建立实验室开展独立研究至今。

  邓旭亮,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跨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系常务副系主任,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郭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肉瘤与罕见肿瘤诊疗中心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骨与关节》杂志副主编。

  刘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独立完成冠状动脉诊断和治疗15,000余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15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循证及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荣获北京市总工会“首都最美劳动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据了解,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设立,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表彰不超过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个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章,表彰不超过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状。目前,全国创新争先奖已成为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技人才大奖。(通讯员:北京大学 安宁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编辑:高富灿 作者: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