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精心设计 上好工程师素养培养的“第一课”

2021-09-03 09:43:10未来网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工程实践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学校着力培养思想纯良有品质、科学素养有内涵、技艺精湛有特色、攻坚进取有胆识的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

  《工程图学》课程就是该校大部分学生入校后职业素质培养的第一门课,对培养学生工程师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团队的老师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同学们从入校起就能有一个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和责任的清晰认知,因为这是工程师素质能力培养的基础。所以,我们下了很大功夫去‘磨课’,努力帮助学生迈好成为新时代工程师的第一步。我们紧跟时代需求,遵循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实现资源建设与模式改革同行,能力与素质培养并重。经过不断探索,受到了学生们的高度欢迎认可,在全国同行业领域内产生较大的影响,老师们很有成就感。”该课程负责人丁乔教授很自豪的介绍。据悉,该课程任课教师近几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和北京市大学生大赛获奖约150人次,获奖数量和级别逐年提升。课程教师指导本科生发表文章11篇,已获得授权专利12项,并指导学生创业团队入选“全国高校优秀创业项目”百强。同时,教学团队中也产生了“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学学会团体标准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优秀教师和专家。

  为何一门普通的工科基础课迸发了这么大的能量?“学校里的课是为学生开的,让学生学好、爱学,这是关键。我们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思政贯通,持续改进,通过促学、助学、督学,摸清了学生的‘脉’,抓住了学生的‘魂’。”丁乔如是说。该课程按照因材施教和聚焦产出的策略,构建了云班课+“黄金分割”课堂教学模式。“黄金分割”就是对课堂时间进行黄金比例分割,约三分之一时间借助云班课平台开展同伴互教、展示讨论、分组探究、做中学等,开展“翻转课堂”。另有约三分之二时间教师以问题驱动、案例分析法、传统的木模与三维造型和3D打印等现代技术相结合、引入工程案例等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及应用能力。课后提供难度不同的实践项目,将真实工程案例以项目的形式由学生在线下进行主动探究实践。课程以知识应用和工程意识培养为目标,开展课内与课外贯通的实践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化需求将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实践模块和能力提升模块。指导创建“制图手工工作坊”、“绘图会友”社团,搭建学科竞赛平台、吸收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等,不断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应用和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少学生反映,“接触了工程图学课程后,能坐得住了,做事更有条理和耐心,更追求精益求精。”

  “这门课的设计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从开课之初就深挖文化元素,放到课程里,让学生们去体验,去感受。”丁乔说。课程教学团队基于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及工程师精神的培养融入其中。指导学生自主拼接100多种“拆分式组合体和轴类零件实训教学模型”及“榫卯”等构件,将工程实践和传统文化引入课程教学活动之中。如指导学生拆画鲁班锁,设计“识榫卯”教学活动,增强文化自信,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初步培养了学生设计兴趣、设计思维、设计能力。(通讯员: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仵亚红)

编辑:彭茹

推荐

版权所有: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