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秦枫:知行合一的“大先生”

2020-12-02 09:50:12未来网

  自1992年任教以来,秦枫已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了28年,她精进自身、知行合一、严谨治学、笃行创新,以身立教、以爱为本,用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秦枫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使命,以高尚的师德作为自己的信念,用自身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

  “这个成绩肯定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是同学们自己努力得来的,也有其他老师以及学院的帮助,这些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成绩既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的一种督促,督促我继续前进。”采访刚开始,秦枫言语中的温和与真诚、热情与自信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

  兴趣与勇气是教学路上不辍的弦歌 

  秦枫自本科阶段至今一直学习研究英语语言文学这一专业,在谈及是否想过改变这一初衷时,她很果断的说自己从未有过这一想法。近30载的从教光阴,支撑她的正是对这一专业的兴趣与热爱。“我本科阶段选这个专业就是因为喜欢它,后来的研究生阶段、博士阶段,包括现在授课,都是因为喜欢这个专业。”基于兴趣,因慕成欢,痴而后成。

  在谈到自己读书时的经历时,秦枫说:“我们上大学时都非常刻苦,从早上起来就听BBC、VOA之类的,走在路上、买饭排队、回到寝室都在听。”空闲时间秦枫也未曾松懈,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钻研,“千万丈的大厦总要有片奠基石,最初的爱好无可替代”,秦枫对初心的坚持正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秦枫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引导学生方面,秦枫认为首要的是确立目标或者方向,最好能够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而后再去为之努力才会更能有所收获,“学语言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方式,在非常舒适的语境中既轻松又愉悦地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丰富自己,在文化中学习语言。”先有兴趣,而后才能广博,广博而后才能深邃,深邃而后才能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秦枫所教授的是交替传译和英语写作。在平时的课堂中,她会通过案例讨论、文献精读、研究性教学等生动的方式将前沿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用最新的时政内容,将学理知识与鲜活的现实话题高度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和专业素质。

  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访学期间,秦枫害怕自己提的问题会被别人嘲笑而不参与课堂讨论,但她慢慢发现其他“同学”的提问有时候也并不高深,不论问题是否专业,老师都会给予鼓励和肯定,后来她也逐渐参与到了讨论中,收获颇丰。“学生一定要有自信心,要学会提问题,主动参与,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不管有什么样的想法都要勇敢说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有可能会对整个学术团队有帮助”,回顾自己的访学经历,秦枫由衷地说道,“不要害怕自己提的想法和问题不成熟或者是否错误,学习过程中要允许自己犯错,发现错误并纠正、改进,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提高”。

  在谈及对未来的打算时,秦枫谦逊地表示:“未来我好像也没有什么规划和打算,就是做一个勤勤恳恳的好老师,钻研自己的业务,努力学习,把最好的东西给予这些孩子们。”质朴的话语背后是秦枫不曾改变的初心和一以贯之的使命。28年来,秦枫一直在学习、钻研,坚持上好每一次课,把所学所知倾囊相授,虽然看似稀松平常,但日月不淹,春秋代序,秦枫的这份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勇于试错使她愈加坚定。

  亦师亦母,爱生如子 

  每每谈及学生,秦枫总是喜欢用“孩子”来称呼他们。“这个孩子怎么样,那个娃怎么样,我总是不由得会这么说。他们是我的学生,但在我心里,就跟自己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对于育人,秦枫有着她独到的见解。从成为老师的那一天起,秦枫始终笃行着爱生如子的准则。从学习到生活,对待学生,秦枫永远都像母亲一样无私地给予关心和爱护,像朋友一样陪伴他们成长。

  对于从外地来西安求学读书的学生,秦枫总是关怀备至。今年十一假期,由于疫情原因,学生们不能离校,秦枫就把一些同学邀请到自己家里。她早早地开始收拾屋子、置办吃的喝的,买了各种不同口味的月饼预备着,热情周到地招待这些不能回家的孩子们。秦枫说:“他们能来,我很高兴,就像等待着自己的孩子回家过节一样,希望他们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以解他们对家的思念。”

  不仅如此,秦枫还会经常与学生们推心置腹地交谈,认真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努力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秦枫谈道:“我会时不时地跟我带的几个研究生聊聊天,比如他要写什么样的论文,他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等等。就是这样特别坦诚真诚地交流,了解他们学习生活的需要,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样。”

  用关怀温暖每一位学子,用母爱陪伴孩子们成长。这份亦师亦母的角色不但呵护着秦枫的学生们茁壮成长,更激励着她自己一路向前。“我觉得对于老师来说,最大的动力就是对孩子们的爱”,当谈及教学的动力时,秦枫回答地非常直率,“每一位母亲都会把自己全部的能力、全部的心思、最好的东西都给自己的孩子,老师对学生也应该是这样的。老师的‘好东西’从哪里来?我觉得就是要不停地努力把课给这些孩子们上好,把最好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这就是动力。如果说哪一次我没上好课,课堂反响不理想,我就觉得很对不起他们,心里特别难受。哪一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冲你点头,你讲的内容他们都能积极反馈,我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就是这种感觉。”

  朴素的话语中,表露着一位母亲的心;无论课堂内外,总洋溢着母爱的温度。看着孩子们在她的悉心呵护下一天天成长,对秦枫来说,就是她最骄傲的事。

  兼容中西,再拾人文传统 

  随着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国际通用语言之一的英语近年来受到国人重视,与此相关的英语教学与应用写作也成为英语专业研究的重点。秦枫在此领域深耕研究数十年,她表示:“国际视野必须和我们的母语文化互为主题。”

  面对国内英语教育的良莠不齐,和社会上一些盲目崇拜西方的不良风气,秦枫表示:“这部分人大多不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如果抱着这种盲目崇拜的心理去学习,我觉得就失去了学习的作用。所以我说我们教外语的,是一定要有国家意识的。”不单单强调国际视野,更要有家国情怀,这是秦枫在教学中始终坚守的底线,“我始终认为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人文的一门学科,英语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文教育。”她也对人文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什么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在培养一个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包括他的信仰、情感、价值观等等,这种教育是很重要的。”

  谈及当下一些英语教育的现状时,秦枫认为:“如果我们英语教育的目标只是让他们写出没有语法错误的作文,有比较流利地道的口语表达,完成一篇我们布置的论文,这样肯定是不够的。”还好,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者已发现了这样的“短板”,并在不断改进,“从各种各样的论文中,我已经发现很多老师正在去做这种强调英语人文属性的尝试,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也正在发生变化,这都是一种进步。”

  如果说人文属性是土地,那么国家意识就是根,而国际视野才是果。秦枫说:“现在互联网很发达,中西文化交流交融增多,如果我们能有一种两者互为补充的思维方式,就会形成一种比较客观的价值观。通过这种价值观去了解事物,可以自然而然提升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国家意识为基,兼容并蓄,既立足根本又吸收外来,这或许就是当下和未来我们的外语教育需要做到的。

  在这种高屋建瓴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秦枫对于她自己主攻的英文写作方面也提出了独特的要求。“英文写作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能体现一个学者的学术素质和语言素质。”同样是从一个人文学科的角度出发,秦枫说:“单单凭借语言语法好,句子精美,并不足以支撑你写一篇好的论文。其实学术英语写作是一种社会实践行为。与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对自己身份的构建以及社会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联系。”秦枫还提到,作为写作者一定要有读者意识,不能沉迷在自以为高端的学术概念里。“写作是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它涉及的不仅是写作者个人的认知。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考虑你的读者是谁、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与作者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春秋寒暑,岁月几度。秦枫站在学生灵魂中心坚守,数几载如一日,不仅授予知识,还引导学生感受爱、发现美,并且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大先生”之楷模。(通讯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彭怡乐 宫懿伦 赵晨晋 顾启宇)

编辑:瞿凯侠

推荐

版权所有:未来网